原创 后山客观点 后山客漫漫谈
2025年07月10日 07:30 泰国 4人 星标
现在的加密市场,操作难度显然已经进入到地狱级模式,各种主流币、山寨币、meme币成千上万种,大部分代币都是空气没有实质性意义,筛选难度极速上升。
随便选个币待涨的操作方式显然不适合了,vc投资机构入场后,各种基础设施、产品协议、概念热点类山寨币持续解禁,已经把散户的韭菜根都拔了,连它们自己都无法退出了。
以后的选币思路是什么?能经得起火炼的协议,才是真协议,别听牛逼吹的多大,能实实在在做出产品,产生现金流的协议才是好协议,其他都是扯淡,现在市场资金显然也在向这类协议集中了。
怎么看呢?核心有两个指标:Fees(手续费)和Revenue(收入),这是产品能实实在在产生现金流的数据。
Fees(手续费)大体理解是用户使用这个协议支付的总费用,包括gas、交易手续费、mev费用等;而Revenue(收入)大体理解是协议从 fees 中实际获得的那一部分收入,归属于协议本身、国库、或代币持有者。
如果Fees(手续费)很高,那它大概率是个好协议;如果Revenue(收入)高,它的代币就容易涨。以7月9日的defillama统计数据为例,按照24小时的Fees排名,可以看到前面的都是挣钱的好协议,USDT、USDC、RAY、UNI、AAVE、HYPE等。
但是协议挣钱不意味着它发行的代币就会涨,为啥呢?大家看看最牛逼的UNI协议,用户每天支付数百万美元的Fees费用,但是Revenue却为零,为何?因为它产生的全部费用都给了流动性提供者、创始团队,没有给协议本身。
虽然Uniswap 协议设计了一个可配置的 “协议费率”,允许将交易费中的 10%-25% 作为协议收入,归协议所有(例如进入 DAO 国库或用于 UNI 持有者激励),然而,这个开关尚未启用,一直是关闭的。所以uni在很长的时间里都在底部徘徊,uni持有者只能“投票”,没有实质性好处。
咱们再按照24小时的Revenue(协议收入)排名,可以看到这些协议的代币往往都很硬,有了钱,团队可以进行回购、销毁、分红等操作,都有利于持币用户。
Fees高,是能挣钱的好协议;Revenue高,是肯分钱的好代币。有收入的产品才是“真金”,其他都是吹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