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藏趣杂记|朝三暮四的泉者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8/18 10:20:00
我见过许多玩钱币的人,起初总是兴致勃勃地集藏某个品种,后来便渐渐冷淡了,又移情别恋到其它品种。
很多人大抵如此:先是迷恋徽宗钱,崇宁通宝之类,继而转向清钱,顺治、康熙、雍正,不一而足。待到兴致消退,或是囊中羞涩,便又另寻他物去了。这般朝三暮四,竟成了常态。
笔者亦不能免俗。
最初迷上的是崇宁通宝,那钱文瘦劲,笔势如刀,煞是好看。大观通宝虽佳,价钱却贵得吓人,只得留一两枚在匣中,偶尔取出摩挲,聊以自慰。
后来渐渐发觉,好版的崇宁通宝也不易得,价格高的吓人,襄中羞涩,只能望价怯步。而手中积攒的,尽是些寻常版式,把玩久了,便觉索然无味。
于是转而收集清钱。顺治、康熙、雍正三朝,俗称清三代,各有特色。
康熙钱最多时竟积了四五千枚,顺治也近千枚,雍正虽少,也曾集满两三册子。后来因急用钱,手头拮据,不得已尽数售出,这一品种爱好,也就此搁下了。
苏十钱也曾令我着迷。
笔者收藏的那些品相上乘、版别稀有的苏十,也曾引来不少同行好友,艳羡的目光。后来苏十行情大涨,看着红艳艳的票子,终究抵不住诱惑,将好版一一嫁出,剩下的不过是些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这一项收藏也就此作罢。
义军钱币,也曾占据我的兴趣。太平天国钱尤甚。
然而这个品种,后来价格飞涨,差的看不上眼,好的又买不起,渐渐地,热情也就慢慢消退了。
此后便没了固定方向,铲地皮偶遇上的货色,好卖的便卖,遇到特别中意的才留点。
苏炉花钱最得我心,只是这等机缘愈来愈少,一年也留不下几枚。手头积压的,多是些滞销货色:七八十年代的纪念铜章,最多时攒了两千余枚;老式机械表也压了上千只;其他杂七杂八的玩意儿,更是不计其数。

说不上多喜欢,闲来无事时摆弄一番,倒也别有趣味。
这些东西来价极低,一元两元便可入手,有的甚至不费分文,因为同一批货里卖出几件,本钱便回来了。
没了经济负担,把玩起来自然轻松自在。
我有一种积习,倘若手头稍有宽裕,便喜欢囤些货,只留些生活费和生意本钱。
我深信这世上,没有卖不掉的货物,只有不合适的价格。
那批纪念章便是个例证,成套的卖十元一枚,零散的五六元每枚,没几天,便被我倾销一空。
收藏之道,无论钱币、杂项,抑或其他,笔者陋见,总要量力而行,循序渐进。
趣味为主,切莫过于执着。我曾见过有人为了屯集高档钱币,而卖掉房产,也有人因囤积货物,而债台高筑。比如上波银元大涨时,很多人借债屯货,结果成为资本大佬们的接盘侠,至今仍深度套牢着呢。这般玩法,已失了收藏的本意。
那些铜章、旧表、杂件,虽不值几个钱,却也能在无聊时解闷。它们静静地躺在抽屉里,等待某一天被主人想起,或被新主人带走。买卖之间,得失之际,自有其乐趣在。
收藏一事,原不必太过认真。不盲从,不跟风,就不会成为刀下韭菜。佛系玩泉,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

师友们,你们曾经移情别恋过吗?有没有从一而终喜欢某一品种钱币的?请举手,哈哈。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60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