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壹上海两 中外经济交流的实物见证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8/29 10:37:00
“壹上海两”,俗称“上海壹两”,是中国机制币中的重器,“上海”的提法源自于清代上海海关的“漕平”标准,(漕平的标准每两合36.64克,后面中国本土机制币比较常见的库平标准每两合37.31克)
上海壹两的铸造时间是1867年(清朝同治年间),二十多年以后现代化的机制币才在中国大规模铸造发行。 此时在中国沿海区域流行的机制银圆主要是来自墨西哥的鹰洋,商务重镇上海虽然在几年前有本地沙船商铸造的“上海银饼”,但工艺落后,产量极低(每月约3000枚),无法规模推广,对鹰洋影响甚微。 
1859年上任的港督罗便臣(Sir. Hercules Robinson) 为了推广贸易,一直致力在香港设立造币厂,发行本地货币来取代鹰洋,1866年香港造币厂正式开工,然造出的货币未被香港民众认可,造币厂入不敷出。 后面继任的港督麦当奴(Sir. Richard Macdonnell)就想把产品卖到内地,占据此时尚无本土机制币的大陆市场。
上海壹两就是在这个背景下,由香港造币厂设计、铸造。1867年5月送了11枚壹两币到了北京,上海壹两的设计一面是龙纹狮子,一面是英国王室和嘉德勋章图案,虽然有四个汉字,但如此“西洋化”的设计显然不可能得到清朝中央同意。
上海壹两的设计有壹两和二钱两种面值,思路是按照此时中国传统的“两、钱”制, 壹两有“有射线、无射线”两种版别,其中“有射线版”曾有批量生产但很快被销毁,“无射线版”和“二钱”仅铸造了少量样币。 
上海博物馆有上海壹两的实物展示,大家方便的时候可以去看看实物。上海博物馆出版的《施嘉干旧藏中外钱币》一书中也有收录一枚有射线的上海壹两。
上海壹两最早出现在拍卖会是在1912年英国伦敦苏富比拍卖目录上,下图的目录中有一枚“有射线上海壹两”,其左右分别是同期香港造币厂生产的“香港壹圆”和“香港一仙”。 
在推销上海壹两给中国内地失败后,英国再次尝试了设计、铸造“中外关平壹两”再度推销,但仍然没有成功,香港造币厂遂于1868年打包卖到日本大阪,后者成立了“大阪造币局”,“明治三年”等系列日本机制币就出自这里。 
英国皇家造币厂博物馆藏有“上海壹两”样币一枚以及“关平壹两”的全套样币5枚、币模及设计图,是香港造币厂前厂长乾打(T.W.Kinder)过世后,其家人1888年捐赠。
上海壹两铸造二十多年后的1889年,张之洞才获得批准,在广东设广东钱局,开始铸造七三番版,1890年才开始铸造发行今日相对常见的广东光绪七钱二分。  
浓厚的中国元素,外国设计,外国雕模,供当局讨论,最后仅存几枚样币,香港造的上海壹两很像30年之后的陕西、湖南、浙江等喜敦造样币。 这些大名誉品都是近代中外经济交流的重要实物见证。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207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