旭日艺术品
2025年09月14日 15:21 上海
邮市的温度计近日剧烈波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小型张一周内从19元冲高30元又回落20元;《张仲景》从27元回调至22元;热门的《洞庭湖》同样大幅下挫。这种急涨急跌的走势,不禁让人思考:在价格起伏的表象之下,邮市真正的价值锚点究竟在哪里?
与普遍认知相反,邮市从来不缺资金,缺的是价值投资的共识。当一枚31克银币能被炒至数千元,当股市单日成交额突破2.5万亿,说明社会流动性实际上相当充裕。资金如同候鸟,总是在寻找价值洼地,而邮市的问题在于,过于频繁的炒作周期破坏了价值发现的正常节奏。
邮商与收藏者本该是相互依存的关系:邮商维持市场流动性,收藏者守护文化价值。但当短期投机取代长期投资,市场就会陷入"暴涨-暴跌"的恶性循环。每次暴跌都在消耗集邮文化的根基,让真正热爱集邮的人逐渐离场。
新邮预订季前的行情启动,本质上反映了市场机制的失衡。如果仅靠短期拉抬价格来维持预订量,无异于饮鸩止渴。真正健康的市场,应该让邮票价值自然显现:包括历史文化价值、艺术鉴赏价值和稀缺性价值,而不只是交易价格。
制度建设固然重要,但比监管更迫切的是价值共识的重塑。收藏者需要学会拒绝炒作陷阱,邮商应当珍视行业生态,职能部门则需着力培育长期投资文化。例如建立邮票评级体系、完善交易信息披露、推动精品邮票回购机制等,都是可能的方向。
邮市的健康发展,需要的是价值投资的回归。当人们不再追问"明天能涨多少",而是思考"这件藏品十年后的价值",市场才能真正告别浮躁,让方寸之间的艺术与历史重放光彩。这不仅关乎市场稳定,更关乎集邮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阅读 114
留言
都在搜:所有邮票回收价目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