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麦梓 集邮大家庭
2025年09月13日 11:30 河南
集邮曾是中国一段时间内的时尚,而如今却悄然走向冷清。
随着时代的变迁,集邮人群的变化,也让邮票的发行量呈现出了令人惊讶的趋势。
最近有观点提出,现今的70万集邮者对300万套邮票而言已经足够,然而,为什么邮政发行方不愿减少发行量?这一现象值得深思。
集邮的辉煌与衰退
自1984年开始,新邮预订逐渐成为常态,发行量不断攀升。
当年,由于集邮政策的推行,JT票的发行量迅速增大,甚至有些品种达到了上千万。
而80年代,集邮的盛况令人印象深刻,尤其是年轻人热衷于集邮,成为一种社会时尚。
但如今,随着年轻人逐渐对集邮失去兴趣,集邮活动几乎变成了老年人的专属。
老邮票的涨幅曾令人惊叹,如80年的猴票,但如今即便是新发行的票,面临的却是供过于求的尴尬局面。
为何邮票发行量难以减少?
在当今的集邮市场,邮票的发行量远超70万集邮者的实际需求。
以《数学之美》为例,尽管其发行量为625万,但实际上,集邮者的人数仅为70万左右,这使得每个人手中拥有的邮票数量庞大。
为了方便大家交流和讨论,我们特别成立了邮票俱乐部群。大家可以识别下方的二维码加入。
另外,欢迎大家点击下方的名片,关注【邮币世界】公众号,我们会在上面提供更聚焦的集邮信息。
邮币世界
漫步于邮票与钱币的精彩世界,探寻邮币之美,感受收藏的魅力,尽在“邮币世界”公众号。
190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相比之下,1983年《民族乐器》套票的发行量为198万,但面临的是数千万的集邮者,导致其价格迅速上涨。
然而,现在的市场形势截然不同,邮票发行量过多,反而造成了价格的下跌,邮政并未通过减少发行量来调整这一状况,背后的原因值得关注。
为何发行方不减少量?市场还是利益驱动?
如今的集邮市场呈现出一种“无法调和”的矛盾。
邮政方面依然坚持维持较高的发行量,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们不愿意减少?答案或许就在利益上。
邮政部门通过邮票发行获取的收入是其重要的经济来源之一。
减少发行量意味着收入的缩水,而这与其经济利益直接挂钩。
在这种局面下,减少发行量成为了一个“痛苦”的决定。
结语:集邮的未来如何?
邮票的发行量和集邮者的需求显然已经不匹配,邮政部门的决策也面临着市场需求与利益之间的博弈。
在未来,集邮是否能够恢复当年那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恐怕会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
随着时间的推移,集邮能否从衰退中复苏,仍然是一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面对这一局面,我们是否应该重新审视邮政的发行策略?或许减少发行量,让邮票再次成为“珍品”,才能真正激活市场,迎来新的春天。
另外,如果喜欢这篇文章,别忘了右下角点赞和点在看支持我哦!
社群:各类收藏群 | 各省收藏群 | 热门收藏群 | 专业钱币群 | 专业集邮群
点分享
点收藏
点在看
点点赞
集邮者 · 目录
上一篇
破版邮票防的是谁?普通集邮者又能如何?
下一篇
邮票破版让普通集邮者无辜受损,服务意识何在?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原文
阅读 208
留言 4
都在搜:中国集邮价目表
写留言
李逍遥0731
重庆
9小时前
赞
70万集邮者这个数据是从哪里来的?
jinfeng
陕西
昨天
赞
不要限制发行量。按需发行。按预定量发行,不要搞太多花里胡哨的产品如果搞,也在印制前明示。每一套票发行量不一样,这样就有意思了。交给市场。不要各省有邮票公司,国家统一管理。不能在社会上有闲杂票。喜欢就预定.发行期过了,谁搞产品票,从社会中去收买。个人放开预定,一套一定。个人预定上限1000万套,试行一下,肯定双赢
臻翕天使叮咚人保寿险顾问
辽宁
昨天
赞
希望中国🇨🇳邮政和邮票总公司,多多做一些有利于集邮爱好者和中国人民的好事!发行一些南海海域的岛屿邮票!南海海岛风光、中国🇨🇳南海岛屿!具体发行邮票图案:西沙群岛、南沙群岛、中沙群岛!永暑岛、黄岩岛、永兴岛、太平岛、中业岛等等!
蔡金仲
北京
昨天
赞
应当增发一枚型张,否则实在遭贱了好题材,连台湾还4票1张呢。
已无更多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