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热门小型张进入高位盘整、成交缩量之际,真正决定下一波行情高度的,往往是那些被遗忘的“低估值+稀缺量”品种。资金只需一次“洼地转身”,就能点燃全新主线。前期领涨龙头缩量横盘,成交额环比下滑约三成,是墩地蓄势反弹?等等看也无妨。但“缩量”不等于“缺量”,而是资金重新排队:从“追高”转向“挖洼”。历史规律显示,每轮中期调整尾声,低价减量品种平均领先大盘2-3个月启动。 当前政策线邮政“总量控制、结构优化”基调未变,2025年新邮预订量继续下调6%。 估值线上表品种平均市净率(PB)仅0.7倍,远低于热点张的2.5倍。情绪线平台里“求购低价缩量张”帖子占比,已从6月的11%升至上周的34%,情绪拐点显性化。注:峰值价为2016-2021年区间高点,供修复空间参考。邮票行情历来“潮起潮落”,但“缩量+低价”是穿越周期的硬通货。当市场还在纠结旧热点时,主力资金已悄悄在洼地“筑坝蓄水”。谁能率先完成赛道切换,谁就能在下一波升浪中占据绝对先手。那么减量低价型张是邮票行情“第二增长曲线”的引爆点?您觉的呢?
文章内容仅供分享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不代表本平台最终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