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几次预订邮票的巨大变革从历史上看,新邮预定经历了几次重大变革。下面就来回顾一下:
第一次:1992年,将小型张列入其中。
1984年开始的新邮预定,起初并没有把小型张列入必选项目,而是可以自行选择。这也是考虑到当时收入比较低,一枚小型张的面值都快顶的上普通人十分之一的工资了。所以当时的小型张发行量很小,比如1984年小型张103万,套票最低398万;1987年,套票最低发行量600多万,小型张仅300多万,就相当于现在的小版或短腿。经过几次行情,小型张价值凸显,大家也明白了发行量的决定性作用,很多人都想预订小型张,但并非你想定就能定上的,这就像现在预订大小版,而且当时没有摇号,一般只供给会员,或是某些关系户,否则80年代的小型张发行量不可能比套票少那么多。当然随着集邮者越来越多,市场上对小型张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到了1992年终于小型张成为预订的常规项目,但发行量也多了,从1991年1300万增加到2000万。当然这次改革仅仅是将小型张列入预订常规品种,相对来说改变并不大。
第二次:1998年,采用先交预订款的方式预订1998年之前的预订更像是一个优先购买权,每发行一套票,直接用现金在邮局购买,现付现兑,同时预订证上会盖个戳;到了90年代中期改成了不干胶,上面有号码,购买完之后,工作人员会将相对应的号码撕掉,这样一来证明你买过了。但到了1997年随着邮市大潮的衰落,很多人在取票的时候可能会只购买自己喜欢的题材,或是升值的套票,然后自己把不愿意购买的品种相对应的号码撕下来。甚至出现了虽然有预定,但从不购买的情况发生。于是1998年的预订改成了提前交全年的预订金,这样能够赶走一些投机商,同时邮政还能提前收入大量资金。这样的办法一直持续到现在,可以说给邮政带来了大量的收入,成为营销的基础保障。明年改革取消全额预定可能性不大,毕竟能提前收入几个亿,这谁不想要。
第三次:2003年,增加小版预订第一套的小版是1980年发行的中美小版,后来20年没有发行过真正意义的小版,直到2000年才再次发行春节小版。小版是指版式二或版式三,当然前提必须都有个版式一,这是大版。从2000-2002每年都发行小版,一般2-3个品种,发行量相对套票小了很多,当年的套票一般都在1700万以上,而小版130-180万,所以一发行就成了市场的新宠,比如2001年的端午节小版,面值39.6元,发行量130万,发行首日就涨到300多元。邮政也看到了市场的需求,于是2003年推出了小版预订,但当时的预订资格有限,有的地方是先到先得,有的则是需要会员,还有的是搭配,比如你预订4套票,就可以预订一个小版。2003年也比较特殊,每套票都有小版,当然由于小版预定量控制的很少,所以2003年小版最低发行量仅40万,比现在的还少,在很长一段时间价格一直高启,成为编年票价格最高的一个板块。到了2004年小版品种减少了,成了一年七八套,这样的情况一直延续到现在。中间还有一年比较特殊,那就是2005年,除了生肖鸡以外,所有票都是大小版合二为一。小版预订一直延续到现在,2016年开始有了摇号扩招的行为,但数量也不多,根据现在小版69.3万的发行量,估计小版预订量可能在50万左右。
第四次:2006年,增加大版册预订2005年开始,部分邮局的大版就有破版的现象,而2006年则是全部邮局都破版。也是在这一年,邮政开启了大版册的预订。当时大家收入还是比较低的,一个大版册可能就得一个多月甚至两个月的收入,起初并不为市场看好。邮政第一年的预定量投放的也很少,估计2006年大版预定量2万个。之后随着邮票发行量的增加,大版预订量也逐年增加,但也不是想定就能定到的,还得靠关系。
直到2016年开展摇号增量,再加上2017年的网厅预订bug,才使得大版预订资格更多的到了普通集邮者手中。目前大版预订依旧存在,但摇号在去年就已经取消了,只保留了小版摇号。而且大版预订的一大弊端就是不能随时取票,只能在第二年,一般是五月之前才能领到大版册。由于大版面积大,全部手工装册,就会造成折痕,撕裂等各种问题。而2024年大版甚至因为没有对号,延期支付,直到七八月份各地才到货,但质量问题依旧很严重。
从2022年开始大版册也打折了,这几年的大版即使到手后第一时间出掉都得赔三四百,大版预订成为鸡肋。明年预定如果大版预订还保留,希望增加可以随时取票的选项,和套票小版一样,这样大版还能有得玩,否则真没啥存在的必要了。目前大版预订量预计7-8万套。
第五次:2025年,预定资格重新审查其实这一年的预订并没有多大变化,但是对于某些大户来说还是影响不小。一个资格对应一个身份证,而且要原件,很多大户多年来一直使用集邮联名卡预订,身份证早都找不到了,结果使得很多量只能放弃,其中也包括了小版和大版。这也使得今年的预定量爆减,以至于下半年能够出现400多万的发行量,最低竟然到了420万,如果要是放在五年前,可能连预定量都不够呢,2016年的某些小版都比这个量多。可见在这样严苛的预订审核下,预定量确实缩水了不少。虽然预定量少了,发行量也少了,但并没有解决新邮打折的问题。来源:邮海浮云2026年邮票预订公告
解读看得见的物,感受无形、却无所不在、影响深远的文化、情怀宣传邮识 弘扬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