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没什么大收获。上午赶路时,瞥见路边不远处有个小村落,就拐了进去。
村子氛围挺好,村中间一条流水小河,两岸住着人家,典型的江南水乡特色。我转了一圈,最后选在桥上摆摊。
桥面较宽,摆开摊子,也不影响行人和车辆通行。更重要的是,收货广播在桥上一喊,两岸的乡亲们,都能听见,方便大家过来围观。
刚开始喊了半个多小时,没人来。后来渐渐有人围过来,卖些旧手机破手表之类。
看到有人真卖到了钱,大家翻找旧物的热情,一下子上来了,陆陆续续有人拿着东西来卖,这氛围,正是我们这些一线铲客所喜欢的。
收得最多的,是老年机,一共三十余台,另外还有两部品牌5G智能机。
后来有位老爷子拿来十几枚铜元,品相大多太差,磕磕碰碰不成样子,我没有收,差品的铜板,现在实在难以出手,根本没人问津。
仅从中挑了一枚品相味道不错的“中心浙"五文铜元,给了他二十元钱。
之后又有一位年逾七旬的老爷子,拿来十五张民国纸币(关金券为主,面值为1000元,另外有几张面值1万元的纸币)品相一般,我按五元一张收,一共七十五。老人家想多要五块,我就给了八十。
还有四张国库券,面值一共三十五(三张十元面值券、一张五元面值券),我出七十,他想要八十,我也没多计较,照样付了。
中午有事,忙完收摊后,简单吃了一碗鲜肉野菜水饺,又找了个村子继续。
在这个村只做成一笔:一位老大哥拎来一包旧手机,大大小小有二十多部,三言两语,爽快成交,共花了三百一十元。
本来一天辛苦下来,还是挺开心的,七七八八算下来,工资是挣出来了。
可有一件事,弄得心里有点郁闷。
那十几张民国旧票,我本来没太当回事,品相普通,我对民国纸币行情也不清楚。
先是江阴一位老朋友来问价,先问国库券,问我是不是低于面值出的。我说怎么可能,我收来都是面值两倍还多。
他说不懂国库券,就没要。接着又问民国票,我随口报了十一元一张。他没说要不要,只让我有空时一张张铺开,拍个详细图。
后来宝应一位玩纸币很专业的老友也来问,同样要细图,我让他先看朋友圈。
那会儿正在一线忙着,不是摆摊就是开车找村子,这事就给忘了。
下午正开车我地方时,有位外地老板同时问民国纸币、老刻花锁和国库券的价,我分别报了180(赚100)、88(赚38)和100(赚20),自认都是良心价。对方二话没说,直接转账成交。哦,对了,那枚中心浙五文铜元,也是这位老友秒杀的。
没想到,民国纸币一出,江阴的老朋友直接“破防”了,说我不讲信誉,发誓以后不再交流。宝应的老友也怒气冲冲,说哪怕二十五一张他也要。
说心里话,我格外珍惜每一位老客户、老朋友。多年攒下的交情,没理由不重视,也真心感谢他们一直以来的信任和支持。
但说实话,要看细图的朋友,会不会因品相问题放弃,并不确定;有人直接转账确定要,我卖掉也合情合理。
“先款先得”,本来就是我们这行的普遍共识之一。
宝应的朋友别说二十五一张能要,就是二百五一张能要,我既然收了别人的钱,东西就是人家的了,绝不能反悔,这是做生意的基本底线。
在此,我向两位老朋友诚恳致歉。老友确实该有优先权,希望别因这点小事,让多年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跑一线确实非常忙,偶尔疏忽,也请老友们体谅。另外,藏品一发朋友圈,几千微友,问价的人多,实在很难一一照顾周全。
以后还是继续按“先确定先得、先款先得”的原则处理,请大家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