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近年来,“碎片化学习”一词越来越热,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利用业余时间“苦练技能”。但你晓得“碎片化学习”,可晓得“系统化思考”?不晓得不要紧,因为我们[群珍荟萃艺术讲堂]即将为大家带来第五期艺术公益讲座:知史藏砚——柳新祥解读端砚。
在这里,我们直接给你系统化知识,让你在黄金周末的碎片化学习中不仅知晓端砚的历史,更知晓历代名人与端砚之间的趣闻,为你解锁收藏与投资端砚新姿势!
7月15日,我们不见不散!
柳新祥:“柳门砚派”创始人;中国文房四宝制砚艺术大师;广东省工艺美术大师;《中国工艺美术全集·广东卷·工艺雕塑》执行副主编;《肇庆端砚》撰稿人;中国古砚鉴定专家;端砚理论专家;肇庆市端砚协会副会长。
七十年代初师从名师学艺,后应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下属“中国砚文化研究所”专业从事我国各种名砚及宫廷御用砚,名家藏砚的研究、修复和仿制工作;1983年作为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引进肇庆,专业从事端砚设计制作及古砚鉴定。
40多年来,柳新祥充分发挥自身制砚技术特长和对古砚的研究,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创新,作品风格独特,古朴厚重,刀法细腻逼真。作品共获得国家、省级金奖、银奖50余项。
讲座内容梗概
端砚的历史
端砚始于何时?曾引起不少议论。据清·计楠《石隐砚谱》记载:“东坡云,端溪石,始于唐武德之世。”武德为唐高祖年号,武德元年为公元618年,若按此说,端砚问世已有1400年的历史了。
历代名人与端砚
端砚向来为文人学士所钟爱,如欧阳修、苏东坡、米芾等人,他们不仅对端砚宠爱有加,而且对端砚有深入的研究,并著书说。苏东坡《端砚铭》铭文:“千夫挽绠,百夫运斤。篝火下缒,以出斯珍……”。
历代皇帝也颇为喜爱端砚,宋徽宗赵佶登基后(即公元1101年)曾倾全盛物力,重开下岩,采贡以进。而据《西清砚谱》记载,清代高宗乾隆皇帝在宫内所藏的端砚高达62方。
端砚制作流程
说起端砚,许多人并不知道砚工艰辛的制作过程。总体而言一方端砚从寻坑、采石至成品使用主要工序有:采石、寻坑、维料、制璞、设计、雕刻、打磨、配盒、打蜡、镌铭、包装等十几道工序,每一道工序的制作,极其繁杂。
端砚的收藏
你或许不知道,收藏或投资端砚既可以深入了解端砚历史文化知识,提高欣赏和鉴别能力;又可以从物质和精神上能够丰富生活满足审美需求和追求美的愿望,修身养性,从而享受到收藏端砚的乐趣。再者,藏品还可以提升价值,获得更高的利益回报。
柳新祥大师将从选购端砚的六种技巧、鉴定古端砚的五种辨伪两个方面带你解锁收藏与投资端砚新姿势。
时间:2017年7月15日下午14:00-16:30
地点:广州市越秀区广州大道中289号南方报业传媒集团艺术园综合楼3楼
交通:乘坐地铁5号线至五羊新邨地铁站C出口直行400米到达目的地
报名方式:识别下方二维码,关注“群珍荟萃”,在对话框里回复:报名+姓名+电话,即可报名参与
指导单位:
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促进会
主办单位:
南方文交所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实物交易中心
广东省安徽商会
协办单位:
广东至正群珍荟萃文化艺术发展有限公司
柳新祥端砚艺术馆
支持单位:
鼻观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黄志伟文化艺术研究院
宝砚堂端砚文化艺术馆
广州市海珠区兰桂堂广彩艺术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