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邮票的发行与历史的联系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7/7/11 10:41:00
一百多年的国内邮政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的邮品供市场流通。行业间有一句话为“每一枚邮票的设计和发行都联系着一段历史”。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众多收藏品种类别中,集邮的门槛相对较低。在国内,无论大小城市,都汇集了大批集邮爱好者,集邮市场也发展成为一个几乎适合所有人加入的文化市场。一百多年的国内邮政发展历史,提供了丰富的邮品供市场流通。行业间有一句话为“每一枚邮票的设计和发行都联系着一段历
 史”。因此,搜集邮票就是研究历史的细节。不同主题的邮票,代表一段不同的岁月。

懂历史方能知邮票

无论国际国内,作为文化产品的集邮市场自始至终长盛不衰。因此,邮票收藏是一个不分国界、不分地域的全球性市场。邮票收藏和出售催生出一批又一批的富裕人士,同时也吸纳了为数众多的知识分子和历史研究专家加入其中。
  
孙中山邮票研究会副会长、东莞资深邮票收藏人士沈敦武认为,收藏邮票一定要首先了解历史,否则只能一直处于一知半解的门外汉状态,很难从千万种邮票门类中发现真正有价值的藏品。
从清代末年开始,我国就开始发行邮票,按照国际通行的邮政通信模式使用和管理邮票。至今,在一百多年的邮政事业发展长河中,汇集了不计其数的邮票品种。尤其是1949年以后,更是产生了门类众多,主题各异的各种邮票,为此给现代邮市创造了丰富的集邮空间,吸引了无数的集邮人士进行研究、收藏和
 炒作。
集邮爱好者张洪金告诉记者说,尽管集邮人士数量众多,但是真正懂得邮票的人不多。大多数都是缺乏研究的随意之举。资深集邮人士一般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门类去市场收集,在行业里来说,越是集中精力研究其中一种,越有收获,反之,如果没有方向,见到邮票或者邮政文物就想纳入囊中,是一种不专业的
 表现,也很难有什么成就。
 沈敦武的集邮方式就暗合张洪金的理论。沈敦武有着几十年的集邮经验,他对其他主题邮票不感兴趣,唯独对于抗战时期的邮票、信封以及与此有关的资料情有独钟。这源于他的军人生涯,由于在部队从事通信技术工作,加上抗战主题,因此。一接触抗战邮票,沈敦武就爱不释手,从此以后埋头其中,不可自
 拔。如今,沈敦武不但是抗战邮票的资深研究人士,更从事抗战邮政的专著论述,这方面成果颇丰。
 沈敦武手中汇集了抗战时期众多的邮票和邮封,在那个战乱时期,几乎每一封信件、每一张邮票的使用都有一个故事,比如他手中有不少当时南洋华侨寄回给国内亲人的信件,上面的邮戳、邮票以及所经历的路程可谓百转千回,包含心酸……还有不少当时抗战军民来往的信件,信封上密密麻麻的邮戳,不知道藏着多少当时的秘密。
 所有的资深集邮人士都认为,唯有对某段历史感兴趣,才可能深入其中研究。而集邮的商机和乐趣恰恰就藏在浩如烟海的历史细节当中。不懂得邮票发行的年代背景以及邮票背后的故事,就不可能有所建树。
 因此,资深集邮爱好者几乎都有自己擅长的领域,清代的、北洋政府时期的、抗战时期的……从行业类别也可以划分,有的人喜欢体育类别的邮票,有的人则对毛泽东主题的情有独钟,还有的则喜欢与军队有关的题材等,不一而足。
 对于一名合格的集邮人士来说,必要的历史知识有助于流通时分享历史信息,同时增加其价值的可信度。所以,一名优秀的集邮者,需要针对自己的藏品说出背后的历史故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402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