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小马咨询:正在走向濒危的文化艺术产业瑰宝——钱邮收藏,让我们共同拯救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7/7/17 10:14:00
 我无法见证一个行业的诞生,我却有可能看见一个行业衰败,这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
  一份遥远的思念,一份真挚的倾述,一份心与心的沟通落在信签纸上,装上信封,贴上一枚小小的邮票,任他跨越五湖四海,这是儿时的记忆,这属于记忆的时代。科技的进步,信息通信技术的发展,邮票渐渐淡出了我们的视线,成为我们回忆,因为回忆美好,我们觉得弥足珍贵,但搜集那些美好的回忆总是零零碎碎,互联网的发展,邮币卡电子盘的诞生,让我们有了更安全渠道获得更高质量的珍藏,让美好回忆萦绕着我们的浮躁人生,昙花一现,我们还没来得及太高兴,又要掉头走向濒危。曾经有句这样的话“如果有一天,所有野生动植物都因失去生存的空间而消亡,那么这一天,也就是人类的末日。保护生态平衡是人类为了自救而必须的付出,在地球大生态下也存在各种小的生态圈,互联网经济的发展催生了各种行业的互联网化,生态圈成为各行各业的热词,互联网生态圈、能源生态圈、信息通信生态圈、文艺生态圈等等,难道文化艺术产业不应该是一个生态圈吗?作为文化艺术产业生态圈瑰宝的钱邮正在走向濒危,保护文化物质遗产,保护濒危文化分支是文化产业工作者的使命,也是我们每一个参与者的神圣使命。
  为了让我们更好的理解邮币卡浮出水面又沉入水底,我们来做一个简单的回顾。
  第一篇:现象篇
  一、出水芙蓉甚是美丽
  2013年下半年,文化产权交易所全国遍地开花,格外烂漫,急万千投资者所急,想万千投资者所想。
  品相参差不齐的验证得到解决
  真假伪劣瞬间解决
  流通效率直接升级
  交收成本立刻降低
  商品融通范围扩大,文化生态圈更完善,文化产业发展受到积极影响。
  二、野蛮生长、杂草重生
  迅速发展的同时乱象重生,追其原因大致如下:
  审批粗放,进入壁垒不高
  缺乏规范性文件管理和指引,导致文化产品出现过度投机炒作
  部分恶劣交易所与发行人恶意串通,产品上市后迅速被拉升,然后庄家出货,电子盘价格高于实物价格几十倍
  三、杂草重生,农夫除草
  2016年底,清联办全国清理整顿,各地交易所纷纷停盘停业、自查自改。
  2017年清联办部际联席会议第三次会议后,提出修改交易模式,很多交易所也各自博弈,很多平台率先提出将“t+0”变更为“t+1”或"t+5".
  第二篇对策篇
  邮币卡现存的意义和问题都相对明显,但过于偏激的遏制难免会出现大面积的杀伤,为了更好的促进行业发展,我下面引用“广东省社会科学综合研究开发中心主任、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黎友焕博士)”的一段话:
  为解决目前交易所乱象的问题以及推进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健康发展,需坚持“两手抓”:创新交易模式和建立长效监管机制。
  一方面,应对模式进行完善和创新,确保规范交易。
  目前部分交易场所乱象频现、屡次整顿却不减反增,一是由于交易场所滥设且监管缺位所致;二是“三无”交易场所平台定位不清、开展交易不规范、不具备产业基础、不具备物流配套措施、欠缺风险管理能力等原因所致,而非交易模式、交易时间间隔的问题。模式本身并无好坏,关键要看其是否符合现货市场特征,能否有效促进文化商贸融通,能否有效服务当地产业发展等。因此,全面取缔“T+0”模式“一刀切”的做法并不可取,在清理整顿过程中应支持“树典型”“立标杆”,探索可借鉴、可复制的切实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健康模式。
  另一方面,长效的监管机制是行业健康发展的有效保障。
  应结合当前文化商品交易市场存在的问题,评估现有交易场所监管制度,创新监督管理机制,加强有效监督。第一,进一步明确地方文化商品交易的监管机构,并清晰落实监管责任,避免多部门监管造成执法冲突或责任推诿等监管盲点的存在;第二,明确监管的内容和范围,对交易平台的日常交易服务以及交易市场出现的各种风险进行监管,尤其要强化对系统风险的预警和监测;第三,在遵循现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制定相关指导性文件和管理办法,包括交易规章制度、信息披露制度、风险控制机制、担保机制等等,形成统一的配套制度规范体系,为文化商品交易营造一个公平有序的交易环境。
  第三篇案例
  全国各省的文交所都应该在国家大生态环境下,建立本省的地方生态圈,因地制宜,现在以广东省为例做政策建议,其他地方平台可以借鉴参考。
  广东作为全国文化强省,文化艺术资源非常丰富,且交易活动十分活跃,我国艺术集藏市场每年商贸量4万多亿,仅广东就占到全国20%以上的市场份额。广东具有丰厚的文化艺术底蕴和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既有广绣、潮绣、石湾陶艺、肇庆端砚制作技艺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也有海珠中路、应元路、越秀中路、中山四路、文德路、锦汉展览中心、琶洲会展中心、小洲村、深圳大芬村、观澜村等在全国具有较大影响力的行业聚集地,同时也聚集了一大批优秀的艺术家。实践证明,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需要通过市场化、产业化、专业化来推动,交易所作为文化要素市场的有效补充,发挥着信息集聚、资源整合、渠道融通等作用,通过整合文化产业上下游各类资源,优化了文化产业资源配置,构建了文化市场和艺术资源的融通渠道,有效推动了文化艺术产业化。
  广东具有坚实的文化产业基础,并且拥有发展相对成熟的文化要素市场作为支撑,将广东作为文化商品交易模式创新的试点省份具有战略意义。因此,广东可考虑以省内具有代表性的交易场所为试点,先行先试探索交易模式,或是完善创新现有交易模式,为全国文化商品交易市场提供经验借鉴。
  最后,我以一个文化艺术行业的投资者,我呼吁国家机关、文化产业协会、文化艺术行业的公司和企业、各文化产权交易平台、各投资者共同保护濒危文化艺术瑰宝——钱邮。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562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