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独孤求败 | 证监会是否会允许江苏省辖区内文交所进行T+1试点?

1楼
封存 发表于:2017/8/3 11:37:00

  自从南京文交所7月1日紧急停牌后,我司一直密切关注南京文交所和全国文交所“动向”,并及时通过本公众号将情况向公众号投资人反馈。近期,有部分投资人到南京询问相关情况,从反馈的信息看并结合南京文交所面临的内外部因素的变化,有以下几点要请各方面投资人格外关注:
 

  1、以南京文交所为行业龙头的邮币卡电子盘面临现在的被动局面,是由于自身的制度建设远远落后于市场自身发展需要和监管要求造成的。这里面,仅仅举一个例子:南京文交所相关领导在投资人现场询问何时复牌时,言及:政府部门还没有来验收,如何复牌交易?

 

  我说过,如果后期南京文交所和全国其他文交所不对先前的制度体系进行彻底变革,那么邮币卡电子盘就没有未来。而这一系列制度的核心就是新票发行上市制度,而新票发行上市制度的核心就是新票的定价制度。

 

  经济学原理告诉我们,金融市场的核心是解决资产的定价问题。邮币卡电子盘之所以被投资人诟病的最关键一点就是新票上市定价过高,而且,里面黑幕重重,极易滋生腐败和权钱交易。想想,一个现货市场价格4元的套票,一上市,就被人为定价12元,还没开盘交易,主托管人和交易所已经锁定了3倍的利润,稳赚不赔,开盘交易后,再连续五六个板,一旦开板,买入的投资人面临着极大的风险,对个票核心估值拿捏不准或者根本就不知道该套票核心估值的市场新手或者小白,大部分都会面临变成接盘侠和被割韭菜的命运。南方文交所后期只有不到3000人交易,电子盘交易金额快速萎缩,最终崩盘的重要原因,就是2016年全年过度高价格发新洗劫投资人财富造成的,管理层蹲监坐狱都是轻的,广东省金融办也逃脱不了干系。因此,我不止一次在公众号向全国文交所呼吁,也请广大邮币卡行业有识之士再次向各方面陈情:本次后“6.30”时代的文交所制度变革的指导思想就是向广大投资人大幅让利,如果还在“假装改革”或者不思进取、做换汤不换药的“蠢事”,还在愚弄投资人,幻想一批一批的投资人当新韭菜,那么这样的交易所必须关闭。

 

  同时,我希望南京文交所在制度建设方面率先垂范,在投资人教育制度、合格投资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新票发行上市制度、退市制度、交易制度、黑名单制度、投资人风险资金清偿制度等等方面进行深入的一体化创新改革。我说过,我司愿意无偿帮助全国各文交所和监管部门研究、梳理、制定相关政策制度,为邮币卡电子盘长久、稳健、健康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

 

  在交易制度方案层面,我之前反复提及、建议:交易所的交易制度安排应该体现出专业性,一定要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因为这个方针体现着大众收藏品市场的特点。我今天在这里,再度举例,算是抛砖引玉,给全国邮币卡电子盘平台参考。分层或者叫分版块交易方案:对新中国JT邮票板块实施T+0交易,充分发挥邮币卡电子盘的价格发现功能,激活老票的价格,让这部分拥有广泛群众基础的邮票的价格真正焕发出市场的魅力,同样的,这也是服务实体经济。我说过很多回,必须让真正的集邮者得到实惠,这样电子盘才能汇聚最广大的人民群众的基础力量,从而使电子盘经久不衰。对老纪特和编号邮票、文票采取专场拍卖或者限时T+0交易制度;对1991年之后的编年邮票采取T+1交易制度;对发行量小于280万的封片品种采取T+1交易制度;对发行量大于280万的封片品种采取T+5交易制度或者大宗转让的交易制度,等等。这样的安排,不仅体现交易所的本质特征,同时也体现了交易所的专业性,对监管层也说得清、讲的明,容易取得监管层的理解和支持。这样的方案,多种交易制度并存的方案,对各方面的投资人都有所交代,让监管层的监管也留有余地,各方面都有“路”可走。

 

  当然,上述意见仅是一家之言,供各交易所、监管部门、有识之士参考,至于最后如何分层或者分版块交易,相信大家的智慧会研究出更好的方案。另外,对于什么样的藏品适合在电子盘交易,后期,这件事必须要认真研究。我司认为:没有明确发行量限制的钱币品种、超大量发行的普票品种、单枚不成套邮票(筋票除外)等等都不适合在电子盘交易,这样的品种上市交易,对盘面百害而无一利。

 

  2、投资人要适应“后6.30”时代的强监管要求。我不止一次在公众号上提及,邮币卡电子盘的投资人一定要对强监管和T+1甚至T+5交易制度下的市场演变提前预判,最主要的的是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理念的深度认知;二是预期收益率的降低。

 

  从全国金融监管会议和近期召开的中央政治局经济会议传递出来的消息看,互联网金融已经不被提及,取而代之的是金融去杠杆之后的“经济去杠杆”,而且还特别地点名“金融乱象”,这个词是很重的。因此,南京文交所整体上实施T+0交易制度的可能性继续降低,因为T+0交易制度本身就是加杠杆。这一点,证监会是肯定不会同意的。之前,在核心群和公众号都给各位投资人分析过,6月28日、29日的公众号都向投资人提示过南京文交所面临的政策性风险,江苏省通过是一方面,但是证监会最终能不能给备案,是另外一回事。投资人必须予以警觉。

 

  因此,全国各地文交所当务之急是尽快修改方案,一方面是交易制度的分层设计,二是整个制度体系的创新改革方案。试想:当你拿着七、八百页邮币卡电子盘整体设计方案到证监会,然后给人家以专家级的讲解,特别是新票发行环节、风险防控环节、信息披露环节、投资人保护环节一系列有理有据的讲清楚之后,证监会为什么不同意?关键是交易所做的工作太粗糙,远远没有到位。有些交易所的风控环节的表述还没有两页纸,你说这个让监管层情何以堪?这样的风控,能不能保护投资人?能不能避免发生系统危机的底线?交易所都没底、都讲不清楚,方案如何能批?玩笑了。

 

  3、江苏省有发展交易场所的现实要求。根据《中国经济周刊》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5年年底,江苏省地方政府负有偿还责任的债务高达10954亿元,高居榜首,成为首个破万亿的省份;山东、浙江、广东、辽宁和贵州债务水平已超过8000亿元;四川、湖南、云南、北京、上海次之,债务水平在6000亿至8000亿元之间。

 

  财政部数据显示,2017年上半年,地方政府债券发行规模约1.86万亿元,仅完成全年总量不到三成,较去年同期3.58万亿元的规模几乎减半。而对于新增债务问题,控制举债规模,实行限额发行,给出了新增地方政府债务的“天花板”。

 

  好了,如何还债?看看江苏省近期的人事安排。李强去年到任江苏省委书记,之前有温州市主政经验,深谙民间资本之道;现在副省长又来了个交通银行的王江,王江此前担任交通银行副行长、党委委员;同意张敬华辞去省政府副省长职务的请求。张敬华现任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之前,证监会期货监管部主任冉华空降南京市副市长。原江苏省常务副省长黄莉新任***江苏省委副书记。加上早些时候吴政隆调任江苏省省长。至此,江苏省一系列强监管格局的人事安排逐渐清晰与到位。有兴趣的投资人可以在网上参阅这些人的简历。

 

  之前,我司在公众号已经披露了南京文交所2016年的手续费收入,那么如果有一天南京文交所的交易额做到十万亿,想想按照现在的佣金标准收入?对地方财政的贡献会有多大?对缓解和解决地方债务问题的现实作用和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更何况江苏省辖区内有各类交易场所将近50家!

 

  我之前在公众号说过:对房地产一旦实施严格管控,地方政府的土地财政马上就要捉襟见肘,那么债务到期了,怎么办?中央能不能给钱?肯定不能。最终还是地方解决,地方怎么解决?印钞吗?当然没有这个权利,交易所就是非常好的手段和办法。2015年和2016年之所以冒出这么多邮币卡电子盘平台,有些甚至就是县级市批的,为什么批?这里面的利益关系相当复杂。

 

  知道了这个,投资人就不必过分担心文交所发展的未来。我说过很多次,文交所的诞生是文化产业大发展的市场化行为,发展才刚刚开始,后续的空间、广度都会超越想象。暂时遇到的困难也都是发展前进过程中必然经历,投资人正确看待就好。

 

  说到南京文交所,后期无论实行T+1还是T+5交易制度,都是邮币卡电子盘的半场休息而已。中国的事情,一窝蜂、运动式的监管和行政,之后,变数依然很大。就算是T+5,哪天变回T+0也书未可知。

 

  4、证监会会出台针对邮币卡电子盘的监管细则吗?近期网传证监会会对北京、江苏省、上海市、广东省、湖南省分别发出意见征询函件,如果这五个省坚决联合起来一致行动,坚持实行T+1,那么我相信证监会也会酌情予以在上述辖区内相关交易所试点,但是,如果上述五省心不齐,那么证监会就会发函重申清整联办的31号文必须执行。实施细则之前已经在公众号说过了,证监会没有精力、人力去做这个事情,同时证监会也不至于傻到把自己往坑里面漩的地步。

 

  其实,针对邮币卡电子盘平台的监管,如果不披上交易所这几个字,真不归证监会管,真较起真儿来,证监会并没有十分具有说服力的红头文件约束邮币卡交易这块儿,因此,后期监管如何管理?我在公众号已经为监管层梳理了,管资质,这个资质以证监会现有的人力可以做到。至于具体的交易细节,真的不是证监会管的,也用不着管。之前打非局的领导所言:T+0交易制度对老百姓伤害很大的话,说的一点水平都没有。请问伤害很大,有没有量化的数据统计,如果有,请公布。如果没有,就是信口雌黄。那么,股市的T+1交易制度对老百姓伤害更大,证监会为什么不将股市停牌整改,还一味地拼命发新呢?这点事儿,投资人都清楚的。

 

  另外,在这里面再次澄清几点,请有些人不要给邮币卡行业和电子盘扣屎盆子。

 

  一、诈骗说。全国的主流文交所旗下的邮币卡电子盘平台,我之前说过,只要是有藏品保管库,库实相符且与电子盘交易的数量一致的,就一点儿问题也没有,跟诈骗根本就压不着边。当然,有一些之前从原油、白银转型过来的小平台,是不是有实物?真心不清楚,但是,我多次利用公众号向投资人提示过这类小所的投资风险。

 

  二、传销说。邮币卡电子盘就是传销,说这话的人是一点常识也没有,什么是传销都搞不清楚?这里面包括一些地方的网警和政府工作人员。关于什么是传销和其特征,这里面就不科普了,投资人尽可以到百度上自行查阅。当然,这里面有个别的经纪商在营销过程中,采取了类似传销的模式吸引投资人,但是这属于个别平台的个别现象,决不能以偏概全、一叶障目。

 

  三、非法集资说。在邮币卡电子盘交易过程中,有个别经纪商利欲熏心,与投资人签订保本协议甚至许诺收益水平,涉及到集资的,肯定违规,但是,这也是个别现象,决不能因为一点老鼠屎就搅和了一锅鲜美的煲汤。

 

  我们要正确认识新生事物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要采取治病救人的态度,不能一棍子打死。不能干洗完澡连小孩子一起泼掉的“荒唐至极”的事。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客观、理智的面对问题,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地解决问题,是监管层和交易所起码的应有态度。

 

  对于投资人来说,我一直都是这个观点:请给交易所和自己多一点时间。对于南京文交所的投资人而言,交易所延期复牌其实是好事,把一些制度建设做好,开盘后没有后顾之忧,这样的盘面才是健康的,否则,对于各方面都没法交代。

 

  另外,在这里,我奉劝一些准备“照葫芦画瓢”和“咬人”的文交所,自己根据自己的现实条件便宜行事吧,南京能够以好的交易制度保留下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都有利。你们应该庆幸才对。千万不要干当面叫哥哥,背地里下毒手的傻事。与人、与己都没有半点益处。另外,你们也不要跟南京文交所攀比了,说实话,你们也没有南京文交所进行试点的条件。即使有,自己争取吧,抓紧给证监会去函是正路。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914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