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谈】【邮友投稿】
原创 HAG 大咕的集邮世界
2024年08月23日 12:05 江苏 1人听过
引言
邮票市场的下行、集邮环境的恶化,表面看似是市场行为,背后则是中国邮政作为国家邮票发行部门的公信力缺失。今天,我们来看看HAG邮友怎么说。
中国邮票的公信力在哪里?
邮票作为有价凭证的一种,其价值事实上完全依赖于发行部门在社会上的公信力。只有当发行部门以自己足够的信用向购买者担保“我印的每套邮票,发行量、发售渠道和售价是公开透明的;只要拿着我发行的邮票,在任何时候都可以不受阻碍地抵付邮资”之时,邮票才能达到它应有的价值。
很可惜,中国邮政并未注重自己的公信力建设,反倒一遍一遍地在集邮市场上上演“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戏码,大喊“狼来了”,企图以此吓唬集邮者,让其乖乖交上真金白银。待到钱袋充盈之时,便再不顾任何信用,以低廉的价格大幅倾销,并通过各种奇怪的“土规定”开始限制邮票的使用范围。
其中最有意思的环节在于每年一度的“狼来了”故事会。最近,2025年邮票预定严控、需要刷脸取票的新闻在各大集邮群中发酵,笔者看了不禁笑掉大牙——又到讲故事哄宝宝的环节了。
不知道各位读者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每年进入邮市歇夏期后,邮政总能搞出点让人眼花缭乱的新名堂。前几年是宣传“减量”、“打假”,去年是“邮票销毁”,今年是“严格预定制度”。有趣的在于,越往后的新名堂越不会发官方宣传稿,反倒只能通过集邮者口耳相传的方式悄悄泄露出来。
时间翻到去年此时,邮政在招标网上发布了“2000吨邮票销毁招标公告”,被各大集邮类自媒体转载,叫好声不绝于耳。一时间,邮市涨声四起,囤票惜售成为那两个月的主题。等到新邮预定结束,众人傻眼了——说好的邮票销毁,迟迟没有下一步动静。销毁了吗?销毁的是空册子还是邮票?一概不知。市场可不是吃素的,既然是糊弄,那就继续跌给你看。2024年上半年邮市的惨状,正是去年“邮票销毁”打出的回旋镖。
转眼间一年过去。2024年6月,中国邮政又适时掏出了一纸文件——《关于严肃邮资票品经销销售纪律的通知》。这个文件更加奇葩,明明已经传遍集邮圈,但就是不能公开发到社交平台上。但凡被邮政发现了这个文件的图片,必然会收到“未经允许转载”的举报。不过,如果真是需要保密的内部文件,又怎会如此泄露?大抵是犹抱琵琶半遮面,欲迎还拒。
文件的开头就更加搞笑了,似乎是个不食人间烟火的大仙偶尔踏入凡间,被民生疾苦所震撼后写出的文字。在此文件发出之后,各地邮政频出昏招,一方面限制大户取票,一方面又开始给2025年邮票预定方式加码。什么“必须现场在监控下取票”、“人脸识别”、“异常客户名单”的说法满天飞,一场大戏又将上演。
不知道有没有人考虑过,取邮票需要人脸识别是否涉嫌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既要身份证、又要人脸识别,如果消息属实,那么未来在邮局完成一次交易的严格程度不亚于坐飞机。在包裹寄递都没有如此要求的情况下,售卖邮票的部门有什么资格要求客户提供如此多的个人特征信息?安全保密工作又如何开展?如果人脸识别被有心之人找到漏洞,那么接下来是不是还要客户提供更多的个人信息?
笔者看过诸多文章,对治理邮票打折的见解都相当高深。不过,目前看来,中国邮政总能出其不意地避开正确答案,对公信力闭口不谈,只试图用“发文”的方式解决问题。一次又一次的吓唬,已使大量集邮者对此免疫。是真呆还是装呆?看看混迹于各大社交平台的邮政舆情监控部门账号,无需多言。
欢迎关注大咕的集邮世界!
大咕,专注于新世代青年集邮发展,不拘泥于传统集邮内容。关注:邮票、明信片、风景戳、机戳、首日封等。
杂谈
49
杂谈 · 目录
上一篇
【杂谈】对于白色平信条的研究不宜按“代数”划分
阅读 377
修改于2024年08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