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古玩江湖中的"国宝帮"丨乱象、流变与行业启示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7/10 19:37:00


顾会忠 顾会忠
2025年07月10日 08:01 江苏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光怪陆离的古玩收藏界,"国宝帮"已然成为一个独特的文化现象。


这个群体如同收藏江湖中的暗流,随着时代变迁不断演化出新的形态,其存在既折射出行业的复杂性,也考验着每一位从业者的眼力与定力。


国宝帮的众生相


细察当今古玩圈,国宝帮大致可分为五个典型类型。


首当其冲的是"古泉园丁式"玩家,他们手中虽尽是些"一眼假"的赝品,却凭借出色的理论素养和极具煽动性的文字,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开疆拓土。


这类人虽不以牟利为主要目的,但其极具迷惑性的言论对初入行者危害不小,堪称"精神污染源"。


危害等级:一颗星。


其次是"迷中泉老师"之流,他们将直播微拍变为售假舞台,专攻中低仿品市场。


这类人深谙互联网营销之道,将赝品包装成"捡漏精品",其危害程度更甚前者。


危害等级:两颗星。


而第三类则是游走于各地古玩市场的"全能贩子",他们往往眼力毒辣、辩才无碍,善于用真假混杂的货品,同时迷惑行家与外行,堪称收藏界的"混江龙"。


危害等级三颗星。


最令人防不胜防的,当属第四类——那些打着"名门正派"旗号的评级公司。从某粹评级到改头换面的"老船"评级,这类机构往往先以严谨形象立身,待取得信任后便开始海量封装高仿品,最后卷款消失。


其受害者多是行内人士,造成的经济损失往往难以估量。


危害等级:五颗星。


至于那些倾尽家财收藏"国宝"的老藏家,则更像是这个江湖中的悲剧注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新派国宝帮的崛起


随着收藏市场的演变,国宝帮也呈现出明显的代际更替。传统国宝帮多沉迷于"低级土味"的粗劣仿品,其藏品往往带有明显的时代特征:上世纪仿制产业的工艺局限,使其赝品相对容易辨识。这类藏家即便文笔斐然,其文字与实物间的巨大落差仍会暴露出"土味"本质。


而新兴的国宝帮则展现出截然不同的面貌。


他们通常具备较高的文化修养和艺术鉴赏力,追求高古、中古时期的精品。


其藏品在皮壳处理、艺术表现上都达到相当水准,甚至能骗过部分专业藏家的眼睛。


更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新派国宝帮成员往往能写出极具迷惑性的收藏文章,在公众号等平台收获大量拥趸,形成有害的知识传播。


收藏之道的深层思考


在这个流量至上的时代,国宝帮新势力巧妙地将专业知识与营销手段结合,构建起自己的话语体系。


这种现象背后反映的,是整个收藏行业面临的认知困境:当审美门槛与专业知识壁垒同时存在时,普通爱好者如何建立正确的收藏观?


真正的鉴赏之道,始于突破"新老关"这一基本门槛。


一个成熟的藏家需要经历从专精一门,到触类旁通的过程,这往往需要几年甚至更长的实践积累。


即便是行业公认的"大行家",其能力边界也仅限于某些特定领域,那些声称无所不通者,多半是江湖骗子。


面对日益复杂的收藏环境,爱好者们更需要保持清醒:


其一,警惕那些讲述动人故事却缺乏实物佐证的收藏神话,


其二,慎对突然涌现的"稀世珍品",


三,建立系统的学习路径,避免碎片化知识的误导。


正如古玩行那句老话:"宁可买错,不可信错"。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收藏的本质是文化的传承与审美的沉淀


在这个浊浪滔天的市场中,唯有保持学习的谦卑与判断的独立,方能守住收藏的本真。


正如一位老师傅所言:"玩古玩最重要的是玩明白,玩不明白的,终究是古玩在玩你。"


在这个真伪难辨的时代,或许我们都需要这样的清醒。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305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