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曾泽禄:辽代家国永安压胜钱 蕴含祈愿与文化

1楼
cjiyou 发表于:2025/7/14 23:44:00



http://www.shouxi.com 2025-07-14 11:17 首席收藏网

首席收藏讯 作为钱币收藏交流综合社区,首席收藏全力为为广大收藏家打造一个集交流互动、经验分享与学术探讨于一体的平台。近日,首席贵宾会员曾泽禄(gogolf)在首席收藏论坛发表了《家国永安:辽代压胜钱的政治祈愿与文化融合》一文。凭借深厚的专业知识,对一枚辽代家国永安压胜钱相关的历史文化背景进行解析。以下为该帖子的原文内容(在发布时略有调整):

辽风猎猎,草原千里。 在这广袤的历史烟云中,一枚来自契丹王朝的青铜压胜钱,静静地诉说着一个帝国的祈愿与抱负。 此钱,铭曰"家国永安",不仅是冰冷的金属,更是一枚跨越千年时光的印章,承载着权力、信仰与一个民族对和平永续的深切执念。 "永安"则寓意将家与国锁定在一个永续平和的理想之中──它既是契丹统治者对部族团结的家训,也是对中原汉俗"太平盛世"的诚挚借鉴(《辽史-本纪四十四》)。

凝视此钱,径长40mm, 重11.65g,彷彿能触及那段融合了草原与中原气息的岁月。 钱币外圆内方,配合"天圆地方"的宇宙观,使其成为沟通天地、承载意念的绝佳媒介。 其雕作精湛,字口显现峻峭,内穿佩挂滑润与背肉面之斜面镌雕跟辽代行用钱的普遍粗疏形成鲜明对比,暗示了它并非流通市井的俗物,而极可能出自皇家作坊,是一件为特定政治与意识形态目的而生的精心之作。

辽代家国永安压胜钱



钱币正面的铭文布局,是一个层次分明、意涵深邃的语义世界。 正中方孔四週,顺读着核心的四字——"家国永安"四字镌刻,字体方折有力,如契丹铁剑划过铜面,不仅是书法之美,更传递出王朝的信念——皇族(家)与国家(国)休戚与共,唯靠家国安定,方能实现政权稳固与永续。 此意涵深植于耶律皇族世家传承与治国理念中,"化家为国"亦见于辽代两大宗族──耶律与萧氏,与中央集权确信互为表裡。 在契丹的政治语境中,"家"不仅指寻常百姓家,更精准地指向以耶律氏为核心的皇族与萧氏后族。 "国"则是他们所建立的大辽政权。 辽太祖耶律阿保机力排众议,打破部落推选旧俗,确立皇位世袭,此举在其后的国祚中始终是政治动荡的根源。 因此,"家国永安"这四字,便成为一份强而有力的政治宣言,将皇族(家)的兴衰与国祚(国)的安危紧密捆绑,雄辩地论证了耶律氏世袭统治的稳固,方是辽朝长治久安的唯一根基。 这是一份以青铜铸就的政治契约,旨在对内弭平贵族纷争,对外彰显皇权神圣。

外环铭文,将"家国"的安宁愿景,提升至普世层面。 右侧顺时针而读的"天下太平",是中原儒家政治的最高理想。 对辽朝而言,这不仅是美好的祝愿,更是在与北宋签订"澶渊之盟",确立南北朝对峙格局后,一份君临天下、共治太平的自信宣示。 而左侧逆时针回荡的"天下人安大吉"之铭,尤以其中"安"字耐人寻味观其笔画方折有力,横平竖直,笔意凝重如刀斫,颇类契丹碑刻"广体书"与"刀切风"的融合风格。 (安) 字其屋宇之"宀"部呈山形挺拔,下部"女"字不作婉约迴转,反以直笔出锋,其结体偏方,重心下沉,颇具北方民族的雄浑气质。 此等造型,与《述律太后墓志》之风格相映,女部笔画间隔大,收笔断锋明显, 契丹碑刻代表风格。 (安) 字之展现出一种异于中原传统的书写气质, 另见于辽道宗铸大安通宝之分有(长字安) (小字安) 之别。 此"安"非仅为太平之代名词,更深层地承载了辽人心目中对"安"的独特诠释——既是安邦定国之意,也是部族和谐、四方平定的象徵, 此"安"字在整体布局中亦居关键位置,恰为逆时针铭文之轴心,对应正面"家"与"永"字,构成一种政治隐喻:唯有"家"之安定,天下方得"永"久太平,人民方能"大吉"。 故此字不仅具书法艺术价值,更承载深远的国族情怀与王朝哲学。 也注入了契丹语境下"安"所涵摄的族群共处与境内和平之义。

因此,这些铭文不仅为巨集大政治宣告的外延,更为之注入了仁政的温度,将抽象而巨集远的"天下太平"落实为具体可感的万民安康与世道吉祥。 那"大吉"二字所预示的,或许正是来自皇权对"天命即民意"的深刻理解,亦是契丹王朝历经战争、达成南北共治后,对和平久安的真切珍视。 则为这巨集大的政治宣告注入了仁政的温度,将抽象的"太平"具体化为万民的安康与吉利,体现了统治者对"天命"源于民心的深刻理解。 这一顺一逆的布局,犹如太极之双鱼般对向旋转,在视觉上构成充满动态的平衡,巧妙地借用阴阳和谐的哲学思想,寓意着唯有在稳固的"家国"核心调和之下,巨集大的天下秩序与具体的民生福祉方能臻于圆满。 这种文本与格式的编排,正如契丹以草原智慧融合汉儒义理,将帝权、天下、民生三层秩序化入一枚钱币。 我个人推想是对澶渊之盟之后,大辽与北宋"兄弟之国"和平状态的庆贺,也是一种向内部宗室与边陲百姓宣示:唯有家国稳固,天下方得太平,人民才能享受大吉无忧(《辽史-本纪》; 《契丹国志》)。

这样的压胜钱,从来不是为了交易,而是为了信念。 它或许曾被悬于宫殿堂前,作为镇护之物; 或许曾被皇帝赏赐给股肱大臣与皇亲国戚,作为巩固向心力的权力佩饰徽章; 又或许曾被虔诚地供奉于皇家寺庙,祈求佛祖庇佑国祚绵长。 其功能涵盖了赏赐、佩饰、祈福与仪典,流通的范围仅限于辽代社会的顶层精英。 又此枚内穿有明显佩戴良久痕迹,属于辽代官方或皇家作坊出品。 透过颁赐与佩挂,不仅传递祝愿,更强化了政治正当性——皇权、家族与天下的伦理结盟。

透过这枚压胜钱,我们得以窥见辽人的性格特质。 他们展现出高度的务实精神与兼容并蓄的胸怀,创设"南北面官"制度,"因俗而治"地管理着文化迥异的游牧与农耕民族。 他们既学习汉制,尊崇佛教,又坚守本族的语言文字、髡髮左衽与捺钵渔猎的传统。 这种选择性的吸纳与坚守,体现了其强烈的文化自觉与政治智慧。 同时,铭文对"太平"的颂扬与对"永安"的渴望,亦折射出这个以武力开国的"马背民族",在历经征战后,转而成为一个庞大帝国的统治者时,心态的转变与对和平秩序的珍视。

综而言之,"家国永安"压胜钱是辽代世界观的缩影。 它是一份政治蓝图,一份哲学思考,更是一件跨文化融合的艺术杰作。 它在方寸之间,将契丹的宗族观念与中原的天下理想、将草原的雄健风格与佛道的永恒符号交织在一起,浓缩了一个帝国对稳定、正统与永恒的全部渴望。 时光流转,王朝已逝。 然当我们今日再度凝视这枚古钱我们彷彿仍能听见辽代草原风声中,那声声穿越千年的低语:愿家室永固、国运绵延,天下太平,万民大吉。 正是这份跨越民族、跨越时空的共同心愿,使得一枚铜钱成为解读辽人性格与王朝理想的珍贵符号。

声明:首席收藏网(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

(首席收藏网 | shouxi.com gogolf)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