驿路邮缘
2025年07月14日 20:32 广西
上一套500万以下的套票还是1984年发行的《峨眉风光》,发行量为479.46万,之后的邮票发行量持续上涨,没想到下一套500万以下的邮票竟然等了41年。
第一组食用菌还是1981年发行,发行量158.66万,发行的时候也没有标第一组,没成想44年后第二组才发行,但发行量已经涨到490万,但却成为1984年以来发行量最少的套票,众多意想不到对于其价格来说毫无意义,首日依旧打折了。
食用菌(二)全套4枚,发行量490万,比上一套12套大版的丝绸之路文物(三)足足减少了100万套,这个幅度不可谓不大。虽然减量了,但依旧挡不住打折的步伐,首日价格为2.5元,6.25折,这个折扣确实比其他多枚套票略有缩小。
按理说减量幅度不小,一下子减少了100万,这价格怎么也能有所涨幅吧,但却事与愿违,这是为何?
首先,来看一下零售量有没有缩减,本地邮局的确是减少了,但幅度不大,仅减少了16套,零售量为136套,其他的票大多为152套,减少的幅度为10.5%,比减量的幅度要小一些,减量的幅度可是17%呢!由此可见,虽然减少100万,实际上对零售量的影响很小。
其次,市场的打折货源从哪里来?这一直是研究打折票如何产生的关键性问题。毫无疑问还是从各地邮局出来的货,这其实也是废话,只要是真票不都是从邮局卖出的吗?这也说明还有邮局在低价放货,否则谁会4块钱买的,转手2.5卖出呢?这不是吃饱了撑的。
第三,490万的量还是有不少减量空间,否则也不会打折至此。根据去年公布的蛇年生肖赠送版的发行量414万就可以推算出,按照去年套票发行量来计算,今年480万完全够用。但上半年邮政偏偏一意孤行,依旧采用了去年下半年的发行量,这是对市场的蔑视,如果年初的核工业发行量降至490万,估计行情还能好一些。拖了6个多个才减量,明显已经晚了,行情已经被蹂躏到很难救赎的程度,如果不下猛药几乎无法崛起。
事已至此,发行量都已经降至1984年水平了,还能减少吗?答案是肯定的,既然490万还在打折,说明市场上的货源依旧不少,自然还有减量空间。最简单的办法还是从赠送版发行量来推算:
2024年赠送版:520万
2025年赠送版:414万
赠送版减量幅度:20.4%
以此幅度推算2025年套票最低量:
12套大版:478万套
16套大版:529万套
2套大版:460万套
1套大版:468万套
小型张:398万套
而今年实际发行量有没有达到这个减量幅度呢?
答案是否定的,12套大版减量后的发行量490万,依旧高出了12万;16套大版上半年最少发行量590万,多出了61万套;套票小版则多发了52万;2套大版(动画系列)多发了40万;小型张多发了72万。这是按照今年预定量等比例减少而计算出的结果,虽然预定量锐减,但发行量却没有相应减少,这样一来,尽管今年发行量看似比去年略少,但市价还不如去年,整体行情更差,说到底还是因为市场上货源太多导致。尤其是上半年,发行量没有明显减少,而预定量至少减少了80万套,可想而知这多出来的量会如何处理,除了零售外,剩下的难道都做成产品册吗?谁买呀?最后还不是被一些邮局低价批发给邮商,只有这样,市场上的打折票才能源源不断的出现。
今年下半年发行量肯定会减少,并且按照预定量减少的比例接近所推算出的发行量。但可以想象,去年预定量较多的前提下,邮票都打折,今年虽然减量了,幅度还不小,但预定量也大幅度减少,货源也许会在大幅度减量的前提下,略有减少,但依旧还是不少的,而且随着集邮者的减员,市场需求量只会越来越少。事实证明也是如此,490万还在打折,说明减量空间依旧巨大。
减量的终极目标就是满足刚需即可。预定量+零售零+首日封+库存+年册(零售版),按照今年的预定量,可能连300万都不到,那么套票有400万足以了。减量至490万明显还是超出太多,不打折也不可能呀!下半年大幅度减量的帷幕已经拉起,拭目以待邮政的力度到底有多大吧!
来源:邮海浮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