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后山客观点 后山客漫漫谈
2025年07月17日 07:30 泰国 16人 星标
想必大家已经明显感受到了,现在的加密市场自从机构入场后,运行逻辑完全变了。以前只要市场处于fomo情绪中,谁有热点和概念,谁就炒的凶,反正大家都是空气,有共识、能激发人们情绪的项目,在市值小时,很容易成为百倍千倍币。
但现在完全变了,机构们几乎只买BTC、ETH,充其量还买个SOL,其他的项目,机构资金甚至都不会瞅一眼。
从2022年中开始,比特币牛市的驱动由ETF预期、ETF资金、“微策略”资金和上市公司财库资金推动,它们合计净买入量100多万个,至今尚未出现停止的迹象,且筹码相当牢固,市场流通中的筹码越来越少,所以价格很坚挺。
现在又轮到以太坊了,ETF资金和上市公司财库资金开始大手笔买入ETH,甚至争做以太坊版的“微策略”。上市公司们不断买入ETH导致它的价格上涨,推动上市公司资产增值,反过来再不断买入ETH,这就造成了“飞轮效应”,趋势短期不会结束。
特朗普再次对欧盟、加拿大等国征收关税,美联储不降息,持有8万个btc的远古巨鲸抛售等利空,都砸不动市场了。因为市场已经进入到由资金推动的行情,有自己的节奏,除非美国经济出现衰退导致美股大跌,才能动摇这些传统金融机构和大户们。
“飞轮效应”虽然有些“左脚踩右脚”上升的感觉,但风口消退之前,还是可以参与的,资金体量大的机构们都不怕。
既然机构们把以太坊的“飞轮效应”造起来了,短期不会结束的,可以重点关注以太坊生态的机会,最大的dex协议uni;最大的借贷协议aave;二层L2公链arb、op;域名系统ens;最大质押协议ldo;最大的再质押协议eigen等。看哪个顺眼就多关注些,谁涨的多,无法预测。
不过,以太坊生态协议们有个抠门的地方:它们的协议收入普遍较少,并且一毛不拔。很多人可能不了解,区块链的很多协议是不需要发行代币的,也就是说无论这个协议有多好,它们的代币本身是“空气”,没有需求场景,这时候挣了钱的团队是否回购、空投、销毁及分红就很重要,这是回馈持币用户的诚意,但以太坊的生态协议们,很少听说销毁、回购及分红的,uni作为最大的dex协议,至今协议收入都是0,也不给持币用户分红、回购、销毁等;最大的借贷协议aave每日协议收入倒是有20-30万美元,但它也极少回馈持币用户。
sol生态协议做的就好很多,不但协议收入高,而且拿出真金白银回馈用户,下面是7.16日sol排名前几位的协议,已经发行代币的协议,都有自己的回购、销毁分红等手段,比如jup已经销毁了30%的代币供应,收入的20-30%回购销毁代币,且早期空投很给力;ray、bonk等均有类似措施。
有资本推动、协议收入高还愿意为持币用户着想的协议,才值得拥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