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小刀马 刀马物语
2025年07月21日 06:05 山西
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近日,集邮圈里有消息称,集邮网厅在每次新邮自提的时候,可能要动态调整各地的数量了。简单地说,就是哪个网点自提零售多,可能就会多给分配份额,而不是如今固定的数量分配。因为经常是有的网点早早地就自提销售一空,但有的地方大量积压,根本卖不出去,这也是给真正有需求的地方更多的数量,有助于首日销售和实寄。
当前新邮库存分配采用“总量控制+区域配额”模式:发行方提前3个月确定发行量,按行政区域分配至各省,再由省分公司层层分解至地市网点。这种计划经济式的分配体系,完全脱离市场实际需求。
此前的模式是,用户自提时仅能选择预订网点,跨网点库存无法共享。如果按照动态调控,能够及时“调剂”,而现有模式是,当某网点库存不足时,需逐级上报省分公司审批,再协调邻近网点调拨,流程耗时长达3-5天。
其实完全可以利用科技手段,进行动态需求的预测。运用机器学习算法,综合历史销售数据、社交媒体热度、地域文化偏好等维度参数,预测各网点需求波动,进行动态的调整。
当某网点库存低于安全阈值(如剩余量<10套),系统自动触发跨区域调拨指令,优先从其他网点调货,全程无需人工干预。动态库存调配可使热门邮票获取率提高50%以上。
此外,动态调整机制可压缩炒作空间,使新邮价格回归合理区间。通过大数据分析用户偏好,邮政可精准开发个性化邮品。是延续计划分配的老路,还是踏上智能调配的新途?这不仅考验邮政的技术魄力,更关乎集邮文化的未来命运。毕竟,当一枚小小的邮票都能在全国网点自由“流动”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库存的优化,更是一个百年企业的数字化觉醒。
不过,在具体的实施中,是否能够如愿也存在着一定的难度,毕竟,每一次的预售自提需要有一个大致的考量。在不同的自提点的预售究竟给多少配额也难以动态平衡,其实最简单和直接的办法,就是在提前自提的预售中能够敞开供应,在一定时间后截止,然后根据各个网点的预售情况进行相应配额的供给。同时,根据整个征订和预售的情况进行最终发行量的配额,对各种版册、产品册进行严格的控制。此外,就是对每年预订严格实施按需供给,不下任务量,不给折扣预订的裕度,按照邮政给最广大的基层预订用户的实际价格进行配额,这样才能控制上市就破发打折的乱象。
最终按照实际的订户数量以及每次零售份额进行发行量的控制,这样才能真正让市场回归正常的秩序,而不是打折乱象频发。如果邮政能够做到这一点,或许未来才有机会。否则,市场的打折、破发的现象难以禁止。
小刀马
谢谢您的打赏。
喜欢作者
集邮爱好者 · 目录
上一篇
国版签又悄然来袭,最好的题材是什么?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阅读 651
留言 3
都在搜:2025新邮发行计划
写留言
漂洋过海打鬼子
四川
2小时前
赞
黄花菜了。
秋
山东
7小时前
赞
一边想买买不上,一边打折,这择的奇帕其乃持色,举世无双,背后得有一双什么样手再操作。
王月荣
江苏
13小时前
赞
想办法比无所作为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