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论2015—2017年代号封片之黄金属性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7/23 8:07:00
邮票钱币价值潜力挖掘(1):论2015—2017年代号封片之黄金属性
 
改革背景下的时代印记,生不逢时的行业变革产物
2015 至 2017 年,中国邮政推行的 “代号封片” 改革,在邮币发展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5 年,《第二届中国国际集藏博览会》纪念邮资明信片与《长春电影制片厂建厂 70 周年》纪念邮资封率先印上唯一流水号,开启了行业透明化、规范化和防伪安全的先河;2016 年起,PP(普通邮资片)、PF(普通邮资封)、JP(纪念邮资片)、JF(纪念邮资封)等各类封片全面启用流水号,并提前公布发行量。
以 2016 年为例,诸多普通邮资封片发行量数据可直观反映当时的市场投放规模。像《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80 周年》纪念邮资信封,于 2016 年 9 月 1 日发行,发行量高达 490 万枚 ,这一数量充分显示出对重大历史题材的重视与大力推广。而在市场的整体波动下,到了 2017 年,发行量出现明显下滑。如 2017 年 6 月 12 日发行的 “特色农产品” 普通邮资片,发行量定格在 109 万枚;同年 9 月 15 日发行的《预防职务犯罪邮路》普通邮资信封发行量为 108 万枚,普通邮资明信片发行量为 109 万枚 。这种发行量的大幅收缩,不仅反映了市场调整期的供需变化,更因数量的相对稀缺性,为后续的价值升值埋下了重要伏笔。然而,这一改革举措本应成为激活市场的强心剂,却无奈生不逢时 —— 恰逢邮币投资市场长达 10 年的深度调整期,这些承载着行业变革印记的代号封片,长期被市场冷落,陷入了低迷的泥潭。在这期间,市场整体信心不足,投资者更倾向于选择那些已经形成稳定行情的品种,对于这些新兴的、尚处于市场培育期的代号封片缺乏关注,导致它们的价格一直处于较低水平,鲜有人问津。
价格谷底的价值洼地,被低估的 “垃圾板块”
如今,当我们重新审视这一批特殊的邮品,会发现它们早已具备了 “价值洼地” 的鲜明特质。从价格层面看,经过十余年的市场沉淀,2015—2017 年代号封片的价格已跌至谷底,成为名副其实的 “垃圾板块”。与一些热门邮品动辄上百元甚至上千元的单价相比,这些代号封片的单价往往只有几元钱,有的甚至不足一元。这种低廉的价格并非源于价值的缺失,而是市场周期性调整与短期情绪的叠加结果。在市场调整阶段,投资者的恐慌情绪蔓延,纷纷抛售手中的藏品,导致这些代号封片的价格被严重低估。而从其内在价值来看,它们承载着中国邮政改革的重要历史,具有独特的纪念意义和收藏价值,恰恰为其后续的价值回归埋下了伏笔。随着市场逐渐回暖,投资者的理性回归,这些被低估的邮品必然会重新受到关注,价格也会随之回升。
分散的筹码结构,为资金介入提供便利
再看筹码结构,这一时期的代号封片发行量大,且流通盘极度分散。大量封片沉淀在普通集藏者手中,而非集中于少数机构或大户。这些普通集藏者大多是出于个人爱好而收藏,并非以投资为主要目的,他们对于价格的敏感度相对较低,不会因为短期的价格波动而轻易抛售。从发行量数据对比能更清晰地看出其后续缩量趋势,2018 年 1 月 18 日发行的 “上海中心大厦” 普通邮资片,发行量骤降至 33.6 万枚,比 2017 年的 “特色农产品” 普通邮资片发行量锐减 69%。这意味着大资金在介入初期,能够以较低成本悄然收集筹码。无需面对高位套牢盘的抛压,也不必担心因筹码集中而引发的价格异动,这种 “润物细无声” 的收集过程,为后续的行情启动奠定了坚实基础。相比那些筹码高度集中在少数机构手中的品种,大资金介入时往往需要付出更高的成本,还可能引发机构的恶意炒作,而这些代号封片则不存在这样的问题,为大资金的顺利介入创造了有利条件。
潜藏的巨大上升空间,多重因素助力价值爆发
更值得关注的是潜藏的巨大上升空间。当前的低价格与它们所承载的历史价值形成了强烈反差:作为中国邮政首次全面推行流水号和发行量透明化的改革产物,这些封片记录了行业从混沌到规范的关键转折,这种独特的历史印记具有不可复制性。同时,这一时期的代号封片发行题材十分多样,涵盖了抗战、“一带一路” 等诸多重要历史题材。抗战题材的封片见证了中国人民抗击日本侵略者的英勇历史,具有浓厚的爱国主义色彩;“一带一路” 题材的封片则反映了当代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与交流,具有时代意义。这些题材本身就具有深厚的历史意义和广泛的社会关注度,为其价值增添了厚重的文化底蕴。而且部分品种的缩量发行逻辑(后续发行中类似规格品种数量减少)进一步强化了其稀缺性预期。2019 年 2 月 3 日发行的 JP245 “老舍诞生 120 周年” 邮资片,发行量已降至 77 万枚,相比 2018 年发行的最后一套邮资片 JP244 “南京长江大学” 邮资片,发行量又减少了 18 万枚,目前原箱 JP245 “老舍诞生 120 周年” 邮资片的成交价为 4300 元。一旦市场资金开始关注这一被低估的板块,前期压抑的价值势能将迅速释放,形成爆发式上涨行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代号封片的存世量会逐渐减少,而需求则会不断增加,供需关系的变化必然会推动价格的大幅上涨。
新兴玩法催生新热点,变体与靓号的投资潜力
此外,在收藏过程中,2015—2017 年代号封片还衍生出了变体、靓号等玩法,催生了新的投资热点。变体封片是指在印刷、裁切等过程中出现错误而产生的特殊品种,由于其数量稀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例如云居寺普通邮资片(PP),因存在 “六码短码” 变体,其存世量约 2023 枚,这种独特的变体特征使其成为市场焦点,价格一度达到 1700 元。靓号则是指那些号码具有特殊寓意或排列规律的封片,如尾号为 “8888”“6666” 等的号码,深受投资者的喜爱。这些新兴的玩法不仅增加了收藏的趣味性和挑战性,也为其价值提升开辟了新的路径,进一步凸显了该板块的投资潜力。随着这些玩法的逐渐普及,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关注这些具有特殊特征的代号封片,市场需求不断增加,价格也随之水涨船高。
黑马特质的全面具备,复刻历史的成长路径
深入分析便会发现,2015—2017 年代号封片完全具备黑马板块的所有特征:长期被市场忽视导致关注度极低,价格处于历史底部区域,背后有清晰的改革题材与稀缺性逻辑支撑,流通盘结构又为行情启动提供了便利条件。历史上的邮币市场黑马,无一不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从沉寂走向爆发。比如上世纪 90 年代的某些邮票,在发行初期也不被看好,价格低廉,流通分散,但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和自身价值的凸显,最终成为了市场上的热门品种,价格涨幅惊人。而这一批代号封片,正在完美复刻这样的成长路径。它们目前所面临的市场环境和自身所具备的特质,与那些曾经的黑马品种极为相似,只要市场契机出现,就很有可能实现价格的大幅上涨,成为邮币市场上的新黑马。
资金青睐的必然选择,未来行情的引领者
从资金流向规律来看,它们也必然会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市场资金的首选标的。在经历了漫长的调整期后,邮币市场正逐步回暖,资金迫切需要寻找低风险、高潜力的价值洼地。2015—2017 年代号封片不仅风险已充分释放,其独特的 “黄金属性”—— 如同黄金般历经时间沉淀后愈发凸显价值、抗跌性强且升值潜力稳定 —— 正被越来越多的专业投资者察觉。与一些高风险、高波动的投资品种相比,这些代号封片由于价格低廉、风险小,同时又具有巨大的升值潜力,成为了资金避险和增值的理想选择。这种兼具历史意义、稀缺性与低估值的品种,无疑将成为资金布局的核心目标,在新一轮行情中扮演起引领者的角色,书写从 “垃圾板块” 到 “超级黑马” 的逆袭传奇。随着越来越多的资金涌入这一板块,它们的价格将不断攀升,带动整个邮币市场的活跃度,成为市场关注的焦点。
 
以上纯属本人愚见和个人看法,不一定准确,不代表投资建议,不做投资依据。欢迎各位拍砖探讨。
 
 
 
山西曲秀峰2025年7月22日于北京随笔
 
4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28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