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时代决定了你玩铜元的姿势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8/21 16:28:00
品相还是版式?这是时代抛给铜元收藏者的思考。我们不过是一个时代微小的泡沫,对于时代来说,个人无足轻重。“品相OR版式?”,这种讨论只有放入时代背景里才有意义。近读《百龙竞甲 廿载物华——济南铜元会论文》(作者:三点半藏泉)一文,文中观点几处颇不赞同,我亦对铜元圈十余年如一日的老调重弹、左右逢源的论调,失望透顶。
品相OR版式?从人性的小我出发品相——这是我给出的答案。如果有泉友告诉你说:“铜元收藏,版式为先”。我认为,这是反人性的。“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就像找女朋友也要希望尽量找个漂亮点的,玩铜元也一样。有能力,谁愿意找个丑的?找个破烂的?一个新手入场,品相好坏,一比对,一眼可知。但版式有多么稀少,得靠你打开图谱,讲一下午的故事。可能茶杯里加了几次水,茶味也已经很淡了,新手的心里却泛起了一层浓浓的忧虑——这老板讲了几句真话?从商业的角度说,商业是利用人性的弱点:对美的狂热、喜欢更漂亮的、喜新厌旧,这些都是。品相,体现了收藏与商业的高度同步。
从时代的大背景出发上面讲的是人性,是从个人出发。如果把“品相OR版式”,放入时代背景里去思考——答案依然是:品相。百年铜元,从民国伍德华就开始研究铜元版式,到今天的无论是段谱还是周谱,实际都是伍谱的黑白翻彩色,从版式上说建树甚少。换言之,铜元的版式几乎已经无法再深入与细分了。90年代铜元版式研究的盛行,是因伍谱并未在藏家圈里推广开,藏友对版式的认识,绝大部分人都不如民国伍谱。90年代的藏家等于把伍德华已经走过路的再走了一遍。今天还有必要么?
从货源看,90年代有一麻袋一麻袋的巧克力通货铜元可供分版研究,到了今天一麻袋一麻袋的全是锈品。若有泉友说要在当下的锈品铜元堆里研究版式,我只有评论四字:屎上雕花。不要说一麻袋一麻袋的通货,如今只剩锈品,已不值得再去仔细分辨了。就算是铜元里的“十大名龙”也已陆续沉淀在藏家的岁月橱柜中了。比如西湖站,铜元珍品不少,真品几何?你我心知肚明。没有必要再去鼓吹今天求而不能得的东西了。从货源出发,今天值得收藏的只剩两个来源:一是藏家手中的版(大版)品结合,二是户家出的极品铜元。两者存世量皆少。
藏家手中的版品结合的铜元,当然是收藏中的终极目标,奈何人人皆知,价格云端漫步,不下血本,根本拿不下。藏家出一枚,少一枚,本身也就没几枚。各位可去问,当地出名的铜元老藏家,能有5枚6级以上的版品结合铜元,已是远近闻名的大藏家了。实际上,今天我们入的最多的藏品,甚至有的质量都可以超越民国藏家的部分,是近20年以来户家出的铜元——它们可能来自妥善保存的木箱子里,被衣服一层层压住;它们可能在泥墙的隔墙里,还被旧报纸一层层包裹;它们可能在梁上的凹槽里,与跌落的旧时光一起回忆。(基本不会入土,入土即带局部锈,铜元原光带重锈也是垃圾,好铜元不能直接与泥土发生太多关联。)这些铜元,有的是浅巧克力包浆,有的略带小残光,有的是偶然的满光。它们是时代的产物——是城市化的产物,是老房子拆迁的产物。据相关从业人员回忆,18年左右是房子的高峰。2018年前后10年,也正是此类品相完好的铜元出现的时机——老一辈的民国藏家并不极度追求品相,导致了没有太多原光铜元被完好保存下来。这是铜元收藏里,时代赋予我们的机遇。(需要强调的是,外面的原光币包括各种盒子里的,工艺品+化学溶液清洗+非三全品,占比90%以上。三全+原味原光一币难求。)
而互联网、短视频等自媒体的出现,使这些忽然冒出来的铜元,与我们有缘相遇。如果自媒体时代与房地产高峰,擦肩而过,这些从岁月中偶然打捞出来的铜元,也会因为户家未妥善保存而最终泯然众人。机缘巧合。另一种时间上的巧合是评级公司的介入(2018左右至今),使藏家忽然意识到,品相对于藏品的重要性。铜元收藏上,西人有两次贡献,一次伍德华对版式的研究,二次评级对品相的推广。
三点半藏泉说:“尤其近几年,版式已无用、版别不值钱、版别没人玩……各种负面声音回音跌宕,殊不知此类声音越多,铜元圈子就越小,大家所追求的任何价值都将荡然无存。”近几年铜元圈子越来越小,是对新手大规模割韭菜造成的,比如不引导他走正道,只引导他来满足“我”个人钱包的欲望。有的是做铜元专场,真疑参杂,甚至疑品数量远多于大开门的真品;有的是引导新手玩锈品,血本无归,毫无未来与希望;有的是诱导新手玩一些神不知鬼不觉的小版、细版。我们把铜元收藏放入这个时代大背景里来讨论,我说一句偏激的话:版式已死、品相当立。
90年代大量藏家以版式赚差价,至少都是巧克力铜元。今天直播间里大量锈品小版,谁买谁倒霉,玩的时间长的藏友,见了掉头跑。货的品质、时代背景,都已经改变了,“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铜元版式的时代也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版式到底是什么版?虽然我说“铜元版式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同时我又说“铜元的终极收藏是版品结合”,这两种矛盾么?——前者指的是小版、细版;后者版品结合的版指的是大版、独立龙版。铜元版式,可分为小版(细版)、中版与大版三种。大版多指独立字面或独立龙型的版式,比如湖北大小火珠、湖南乙字龙、扫把龙等等,十大名龙皆在此列。中版多指混配。如广东一圆十文混、鄂光绪混宣统等。小版(细版)多指一些不够明确的、无法记忆的细微差别。需要用放大镜仔细分辨的版式。不胜枚举,直播间里多数忽悠这种。
三点半藏泉说:“每一个不同时代模具的使用;每一处雕模的修订、修补;每一次地方局的翻模制模,甚至模具在使用过程中的自然磨损状态,都可能在成品上留下独特印记,形成可考的版式差别。”上帝啊,这些差异有的连小版、细版都称不上。研究的不是版式,研究的是到底有多少个模具,每个模具都是怎么个用途,在时间节点上有何差别。至今没有任何人去玩这种(如上所言的)小版、细版,因为纯靠讲故事,天知地知,我不知,你也未必知。铜元版式玩玩大版就行了,可惜当下的版品结合,如缘木求鱼。那个时代已经错过了,需再早个十年。我所知道的铜元名誉品盒子币存疑率极高的一些品种(可点击)我出过一张表格,据说骂我的人从铜元圈排队到了银元圈(银元圈里做铜元盒子币的生意人)。
结语在铜元收藏领域,这个时代需要通过你的喉咙发出的独特的声音,才可能是个人的最强音。诗人食指有一首诗《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片手的海洋翻动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一声尖厉的汽笛长鸣……我的心骤然一阵疼痛,一定是妈妈缀扣子的针线穿透了我的心胸
从时代到个人,这是一首好诗的部分特征,也是一枚值得收藏的铜元的部分特征。请记得这个时代片段在铜元收藏上的回响——品相。一代人有一代人的责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铜元收藏姿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60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