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2年我国发行了首枚熊猫金币,其发行目的旨在赚取外汇,并主要面向海外市场。因此这款金币一经推出,便在海外的收藏家们中引起了广泛的关注与热烈的追捧。为了进一步拓宽销售渠道,外国经销商提出建议,是否可以打造一些价格亲民的熊猫币,例如采用成本较低的铜材质,作为金币的配套赠品。 基于此提议,中国人民银行自1983年起开始发行面值为1元的熊猫铜币,重量12.7克。正面为国徽+装饰花卉,标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名及“1983”年号;背面采用1982版“熊猫食竹图”,展现熊猫幼崽攀竹场景,喷砂工艺使毛发如绒布。工艺上首次应用精制铸造,结合镜面底板与喷砂,黑白对比自然。凹刻折光法增强立体感,八角框设计,面额“壹圆”用汉字标注,开创了熊猫币面额标注新形式。 熊猫铜币自1983年引起关注后,到1984年平稳发行,再到1985年熊猫铜币发行后即宣告终止。其最大计划发行量分别为:1983年3万枚,1984年3万枚,1985年1000枚。
而实际上,这些熊猫1元铜币的铸造量远少于计划发行量。特别是1983年和1984年,由于海外订单减少,实际铸造的铜币仅有3000枚。至于1985年的熊猫铜币,其实际铸造量更为稀少,仅有50枚。正是由于这样的稀缺性,使得85年熊猫铜币在市场上显得尤为珍贵。 2019年11月,现代钱币网上拍了一枚NGC评级的1985年熊猫1元铜币(PF66UC、11M绿标),经过数十轮竞价,以14.07万元落槌。2021年在香港进行的钱币拍卖会中,NGC评级的1985年熊猫1元铜币(PF66分)以12万港币成交。北京华艺2022年春拍中,NGC69分(冠军分)的1985年熊猫1元铜币经过多轮竞价,最终以69万元成交,震惊了钱币收藏界。近些年,1985年熊猫1元铜币价格有所回落,现在的市场价格20万元。按照这个比例计算,每一克的价值都超过了1.57万元,远超黄金克价20多倍。
1985年版的熊猫铜币为何如此稀少?这背后其实有着一段不为人知的故事。原本,1985年并未列入熊猫铜币的立项和计划。然而,随后上海造币厂从加拿大引进了先进的钢芯镀镍胚饼生产线,以此为契机,他们稍作改动1984年熊猫铜币的模具,并限量发行了1985年版的熊猫铜币。这枚币并非为市场流通而铸,而是作为一份珍贵的礼物,专程赠送给加拿大造币厂的外宾,以示友好与纪念。正是这样的独特背景,赋予了它极高的收藏价值与市场稀缺性。
然而,这枚1985年版的熊猫铜币的赠送范围并不止于此。在随后的几次外访中,它也成为了上海造币厂领导随行的宝贵礼物,甚至在前往英国、日本造币厂交流时,这枚铜币也作为一份特殊的文化礼品进行了交换。由于该币的实际铸造量仅有50枚,其珍贵程度可见一斑,堪称早期纪念币中的一大收集难点,同时也是现代币中的珍稀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