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天价”拍卖的坑,为何总有人跳?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10/14 9:22:00
老套路,老骗局,却总有人前仆后继地往里跳。
说起来无非就那么几招:把东西估个天价,找各种理由收你高额服务费,搞个虚假上拍,最后轻飘飘一句“流拍了”了事。
私下里,常有朋友拿着家里的老物件来问我,我都掏心窝子劝他们。有的人一听就懂,一拍大腿:“原来是这样!”及时刹住了车。

可有的人呢,任你说破嘴皮,他就是不信你这真心话,非要往那坑里跳,结果当然是赔了钱又伤了心,回头再来懊悔。

对这样的人,我除了无奈,也只能无语。

有句话真是说到心坎里了:“不扶烂泥,不烫死猪,不渡无志,不弹牛琴,不补破罐,不翻咸鱼,不雕朽木!”说到底,就是得放下那点“助人情结”,尊重他人的命运。
让花成为花,让树成为树,至于那些非要当牛马的,也由他去吧。咱们做园丁的,最多修剪修剪枝叶,哪能改变得了品种呢?

想起十年前,有个熟人,家里祖传下来几十枚银元,都拿来让我看过。大多是普通的龙洋、袁大头,里头也有几枚少见的,像宣统三年的大清银币。

我照实给了个价,当然,比市场行情可能还稍微低一点,这是实话,咱也得吃饭不是。
可他死活不信,说在一个网站上找人鉴定过,人家说每一枚都值十万以上,还热情邀请他去上海参加拍卖会。
我劝了又劝,他半句听不进,到底还是兴冲冲地去了。结果呢?一个多月后再见他,整个人像霜打的茄子,耷拉着脑袋跟我说,上当啦,前前后后搭进去好几万。后来,他那批银元,也就陆陆续续卖给了我。

这不,前天又一位朋友发来私信,是三枚钱币的图片:一枚十二生肖花钱,一枚生肖八卦挂花钱(老打孔的),还有一枚是普通大字版的苏百。
东西都是大开门的传世品,品相不错。按眼下行情,我心里估摸着,大概分别值一千八、三百和五千块左右。怕他失望,我还特意往高了说了一点。

没想到,他听完回复,语气里全是失落:“就这么点啊?不是说拍卖能到上百万吗?”还反复追问我,那枚苏百会不会是母钱。
我一听这口气,就明白,坏了,又被骗子盯上了,而且鱼饵已经咬钩了。
我赶紧耐心地跟他解释,一遍又一遍地分析这里头的门道。可话说回来,他究竟能不能听进去,我这儿还真没底。

这些骗术之所以能一直存在,归根结底是摸准了人性的弱点。谁不希望自己手头不起眼的老物件是个惊天大漏?谁不幻想一夜暴富的美梦?
骗子就利用这份期盼,把价码往天上喊,给你编织一个华丽的幻影。
等你晕乎乎地跟着他走,什么鉴定费、图录费、服务费……各种名目的费用就接踵而来。等你发现不对劲,钱早已进了别人的口袋。

说到底,收藏这个行当,需要的是知识和耐心,而不是侥幸和贪心。
真正有价值的东西,自有它的市场地位和合理价位,绝不会凭空跳到一个离谱的数字。

下次您要是也碰到这种“天上掉馅饼”的好事,不妨先冷静下来,多找几位靠谱的行里人问问,多对比对比市场真实成交价。别让一时的贪念,蒙蔽了清醒的判断。

我还是会继续劝该劝的人,但也会学着更平静地看待那些劝不动的事。毕竟,每个人的路,终究要自己走;每个跟头,也终究得自己摔过了,才知道疼。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45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