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兄说前几日刷到周沁园兄与另一泉友一起录制的短视频(类采访),在该视频主要谈论一枚宣统年制背有龙图的金币,沁园兄说:(谈论主题:宣统三年长须龙金币。周沁园说。)看一下书,关键看书了解背景很重要。因为一个币的产生,它势定有一个背景。比方说这枚法鲁克的钱币,又要讲到这个背景。这枚当时作为国礼送给法鲁克国王的,因为他是爱好收藏金币,各国的金币当年也说为了讨好他,或者怎么样满足他的爱好需求,所以定制了这些币送给他,作为一个纪念。
法鲁克在位时间我近几年来,很少读书,因为“近来始读古人书,信着全无是处”。尤其在钱币收藏方面,像极了顾颉刚先生说的“层累地造成的真相”。沁园兄所言:“作为国礼送给法鲁克王国”。我百度了下:法鲁克王国1936-1952年在位。而1928年北伐完成。那么问题来了:老蒋送国礼,为何要送前朝的货币,而不送当朝的货币?宣统三年是宣统最后一年即1911年,当然也是辛亥的起始年。以末代皇帝之货币当国礼相赠,是否妥当?
拿来主义文献,当然要看。但不少所谓的“文献”都是道听途说。或者根本称不上文献资料,乃是“山野村夫”之言。这些资料入眼后,需要仔细甄别,而不是一说了之或一写了之。上学时,学鲁迅的《拿来主义》,印象中主旨是: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拿来主义,而非简单的统统都来或是相反的统统都走。今天的文献、资料、书籍,也要按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的有甄别的拿来主义。我只是简单地搜索了下“法鲁克王国”的资料,略思考后,我就不敢苟同沁园兄的“国礼说”。昨晚和泉友讨论时,有泉友利用AI,给我发来段截图:蓝色是他提问部分,黑色是昨晚泉友发的部分截图(今早他发来了他的提问,他用的KIMI):(国礼说)无文献明确记载,后者被部分研究者质疑。
了解铜元历史、分辨铜元真伪,这里是关于铜元的课堂。不是拍卖公司,不征收拍品。文中图片部分为网络借图。文字系出原创,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