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炎帝陵烫金小全张:一场争议中的邮坛往事

1楼
5201314 发表于:2025/11/3 12:02:00
在1998年的中国邮坛,《炎帝陵》系列邮品的发行本是传承民族文化的盛事,而随之出现的炎帝陵烫金小全张,却因特殊的发行背景与争议性身份,成为集邮史上一段绕不开的话题。这枚带着金属光泽的方寸之物,既承载着炎帝文化的厚重记忆,也折射出特定时期邮品发行的复杂图景。

1998年10月28日,为弘扬民族精神、彰显炎帝文化的深远影响,国家邮政局正式发行《炎帝陵》特种邮票,志号为1998-23。全套邮票共3枚,分别以炎帝陵的午门、行礼亭、陵墓为核心图案,生动展现了这座"中华第一陵"的庄严肃穆。邮票采用胶版印刷,由河南省邮电印刷厂印制,设计者为李德福,三枚邮票面值分别为50分、100分、150分,发行量从3149.9万枚至4199.9万枚不等。

伴随邮票同步发行的还有一枚纸质小全张,将三枚邮票巧妙组合,背景衬以炎帝陵周边的山水意境,进一步强化了文化纪念价值。此次发行的正版邮品,以炎帝文化为内核——这位被尊为农业之神、医药之神的人文始祖,其亲尝百草、教民农耕的传说,通过方寸邮票得以广泛传播。而炎帝陵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自宋代起便有官方祭祀传统,更让这套邮品具备了深厚的历史底蕴。

就在正版《炎帝陵》邮品发行后不久,湖南省集邮公司推出了一款特殊的衍生产品——炎帝陵烫金小全张,又称"金箔小全张"。这款小全张以国家邮政局发行的纸质小全张为蓝本,采用凹凸版高新技术,在局部图案上压覆金属薄膜,呈现出富丽堂皇的视觉效果,分为有齿和无齿两种规格,表面印有"中国邮政"字样及相应面值,初始售价为每枚8元。

然而,这款看似精美的邮品从诞生之初就埋下了争议的种子。根据《邮政法》规定,邮票、邮资信封等邮资凭证仅能由国务院邮政主管部门发行,各级集邮公司无权自行发行。湖南省集邮公司以印制"纪念张"的名义获批后,擅自添加邮资面值等邮票核心要素,且未对邮资图案进行放大、缩小或加斜杠等区别处理,使其具备了国家邮资凭证的全部外观特征,严重侵犯了国家邮政的专属发行权。
事件曝光后,国家邮政局迅速作出反应,严厉批评了湖南省集邮公司的违规行为,并严令其收回、上交销毁该批烫金小全张。但由于部分邮品已提前流入市场,最终未能实现完全回收。值得注意的是,因外观与正规邮票高度相似,当时曾有使用者将其用于邮寄信件、包裹,部分邮局甚至予以加盖邮戳通行,形成了少量实寄封存世。

在市场层面,这款违规邮品曾一度被邮商炒作,有齿与无齿配对的市场价最高攀升至60元。但随着其违规属性被明确,市场热度迅速降温,如今已回归理性区间,更多被视为特殊时期的纪念物而非正规邮品。

对于收藏者而言,面对炎帝陵烫金小全张,首先需明确其"非正规邮资凭证"的核心属性——它不具备法定邮资功能,表面印有的面值仅为装饰,这是与1997年香港回归金箔邮票(国内唯一正规金箔邮票)的本质区别。

 1. 工艺特征:真品采用金属薄膜压覆工艺,光泽均匀自然,凹凸纹理清晰立体;仿制品多为印刷仿金效果,缺乏金属质感,凹凸感模糊。

2. 细节印刷:参照正版《炎帝陵》小全张的鉴别标准,可借助放大镜观察下方"帝"字,真品字体边缘可见黄、蓝双色网点,仿品则无此细节或网点模糊。

3. 纸张与齿孔:有齿规格的真品齿孔排列规整、边缘光滑,纸张虽经特殊处理但质地均匀;伪品可能存在齿孔歪斜、纸张粗糙等问题。

4. 来源追溯:由于发行渠道混乱,需警惕后期仿制品,尽量选择有明确流传记录的藏品,避免购买来源不明的物品。

 炎帝陵烫金小全张的故事,既是一段邮品发行的违规案例,也是集邮收藏的生动教材。它以精美的工艺承载了炎帝文化的记忆,却因程序瑕疵丧失了法定邮资属性,最终从市场热捧的"珍品"回归到历史见证物的定位。
对于集邮爱好者而言,这一案例清晰揭示了收藏的核心原则:法定发行属性是邮品价值的基础,任何脱离国家邮政授权、擅自添加邮资要素的产品,即便工艺精湛、题材重大,也无法获得正规邮品的收藏地位。而炎帝陵烫金小全张本身,则成为记录1990年代邮坛改革期乱象的特殊标本,其背后的法规争议与市场沉浮,为中国集邮史增添了耐人寻味的一页。
来源:寧之讯1964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648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