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年画,从宫廷贡品到数字藏品,跨越了整整两个世纪。
2025年11月2日,天津市级非遗“津沽手绘贡尖年画”正式以数字藏品的形式登陆鲸探。那一笔一墨的古意,在数字世界里重新焕发光彩。
这一次的主题,是京剧。三幅作品——《包文正》《王朝》《马汉》,取材于清末宫廷画师所绘《百幅京剧人物图》,原作珍藏在美国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如今,非遗传承人子泓(赵岩)用手中的笔,将它们从尘封的史册中“请回”,以矿物颜料的古法韵味,融合数字技艺的灵动重生。包拯的刚正、王朝的忠勇、马汉的英气——每一个角色,都在屏幕上重燃生命,像是一次从历史深处发出的回声。津沽贡尖年画起源于乾隆年间,因“每年进贡年画”而得名。它讲究“勾描十八法”,融合宋代工笔精神与宫廷画风,人物线条细腻、色泽端庄。历经二十二道工序,每一幅都是时间的积淀。如今,当非遗遇上元宇宙,它不再只是“藏在博物馆里的技艺”,而变成了一种可以被拥有、被收藏、被传递的新文化体验。
鲸探平台也为此次发售赋予了更多互动乐趣。持有三款京剧人物藏品的用户,将在11月23日快照后获得空投《金瓜武士像·秦琼》。12月还会推出新系列,包括《酒鸨》《杨正》《罗明兴》三款作品;持有者可解锁《金瓜武士像·尉迟恭》,集齐任意6款还能兑换门神纪念卡一对——让非遗的吉祥意象,融入现代人的日常生活。
对于传承人子泓来说,这不只是一场技术上的创新,更是一次文化的自救。他带领团队七年,搭建年画数字数据库、打造数字人IP“津鲤”,让非遗从纸上走入虚拟世界,也走向更远的海外市场。数字化不只是保存,更是一种活态传承——它让传统重新与世界对话。
正如子泓所说:“非遗只有融入现代生活,才能真正焕发新生。”而数字藏品,正是这场焕新的钥匙。在光影流转的屏幕里,我们看到的不仅是年画重生,更是文化延续的另一种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