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从发行量来看,80100的发行量明显是大幅少于8050,但8050的市场价值则明显高于80100,从市场的情况来看,8050的存世量是明显少于80100,至于是什么原因造成发行量较大的8050的存世量明显少于80100?对于市场来说,我想其中的原因已不重要,但我们需要寻求破解困扰其市场发展的迷局,让更多的收藏投资者重新认识不解的市场之迷。因为我们很多人都存在疑惑。
8050与80100于87年开始发行,而在当时新中国纸币的收藏还处于刚起步发展阶段,当时大家对纸币收藏的意识是极有限的,更不用说投资意识,特别是正在发行的流通纸币,更绝少会有人关注,而8050与80100的市场价值真正的突破时间是约在05年后,因此我们不能简单地用市场的角度来看。就当时发行来说,面值高达50与100元的纸币的实际流通价值是很高的,更远高于现在流通的高面值纸币。当时面值为50元与100元的纸币也主要集中在大中城市流通使用,在农村城镇很少有出现流通的情况,相信在当时也没有几个人有大量的资金愿意兑换大量的高面值纸币用来压箱底。但市场曾出现少数百张连号量则有可能是后来从相关机构中流出的。
但造成8050的存世量少于80100(特别是全新早期冠号)的真正原因,是因为8050比80100先发行一年零两个月(C字头10个冠和补号共11个冠号首先投放),所以8050新票销耗极大.再者由于8050的面值小于80100,其比最高面值的80100更符合当时经济发展与人民对高面值纸币的流通需求,因为对于当时处于改变开放后经济刚起步发展的阶段,人民的生活水平刚得到一点改变,但多数人的收入仍然较有限,而面值50元的纸币更适合经济的发展与社会对高面值的流通需求,8050元的流通需求量就会大于80100,也能更大地消耗大量的发行量,虽然8050的发行量大,但流通需求量也大。而80100由于对于当时处于经济刚起步的中国经济来说,显然面值较高,再加上当时人民的收入极有限,习惯了使用较小面值的纸币,以及较小面值的纸币在当时能够更便利使用,80100的流通需求量较小就不难理解,这也是其发行量小的原因。国家更会清楚到在当时高面值纸币的流通需求与影响是较有限的,因此作为最高面值的80100的发行量较小就不足为奇,特别是作为最先发行的高面额纸币,国家必然会根据经济发展与社会实际情况更谨慎地发行。这二种票券的发行量虽都略小,但为后来发行高面值纸币奠定了基础与积累了经验。
纸币的发行,是以国家经济发展与人民的生活水平及流通需求为发行的基础。所以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发行量小的80100的存世量大于8050。8050的发行量虽然大幅大于80100元,但由于社会流通需求量与消耗量远大于80100元,直接造成今天8050元的存世量明显小于80100元。特别是在九十年代初,8050与80100开始回收后,也无人关注到8050与80100,可以说银行的回收是很彻底的,且经过银行回收后的旧品,是直接上缴封存于央行,不会存在再度流出的机会,而流通消耗量很大的8050的回收量也肯定是最大的,直接造成今天稀少的存世量。
而在其它纸币当中,也存在这种相同的情况,如外汇券当中,79年50元就是存世量小于79年100元,市场价值也高于。这就反映出在当时的经济发展当中,国家与人民对高面值纸币的流通使用是较有限,但高面值纸币的发行流通,也进一步说明国家经济发展需要更高面值纸币的出现,是中国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水平开始发生变化的时代。
据估计8050元的存世量可能在十万张至十五万张之间,至于这是否是真实的数据,我想很难作出准确的猜测,从市场的需求来看,8050元与80100的货源是非常短缺的,特别是8050元更加明显,市场更在大肆收购8050与80100的旧品来看,就能明显感觉到存世量是非常少的。8050与80100的市场前景是很大的,但由于仍然处于流通的时间内,加上8050元受到切割量的冲击,大涨的幅度肯定受到一定的阻力,但是现在上涨的幅度越小,那么累积的时间越长,那么大涨的机会就会越大,突破五千元甚至于一万元都不是最大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在于,今天面对8050与80100新一轮上涨积累当中,我们是放弃呢,还是坚持接受?如果今天我们害怕市场风险,仍然惧怕风险,那么我们就距离大涨的时间越远,如果我们愿意接受更高的市场价值,认真的坚持着收藏投资的理念,那么我们就会战胜市场风险,成功地到达大涨的可能。不论是8050,还是80100,最终肯定会冲破市场的阻力,实现暴涨的可能,任何的阻力也无法阻挡其最终的暴涨。随着市场的发展,8050的切割张将会被市场与收藏投资者抛弃,成为垃圾。而第四套纸币已逐渐临近退出流通的时间,还有什么能够阻挡8050与80100的大涨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