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南宁讯 (记者胡铁军)3月19日,3名广西钱币博物馆的专家来到南宁市南梧路的广西花鸟交易市场,为市民免费鉴别钱币收藏品。现场吸引了数百名藏友和观众。
当日上午10时,记者在这里看到,一场“钱币辨真伪活动”正在进行。布置的会场里,上百个凳子座无虚席,周围还站满了观众。3名广西钱币博物馆的专家坐在台上,免费为藏友鉴定钱币真伪,并介绍收藏常识。
不出所料,藏友带上去的大多数藏品都是仿造的“工艺品”。即便有真的,也是常见的币种。专家说,其实现场有许多藏品都是行内人所谓的“一眼假”,即只需常识就可以鉴别出来的假货。如一名藏友带来的“西藏一两”铜钱,货币史上没有记载和发现过这种钱,而且“一两”是银的计量单位,而该钱的材质是铜。另外一枚看起来是东汉末年王莽时期的铜钱,成分为黄铜,而我国最早使用黄铜铸钱的年代是在明嘉靖年间。
初玩收藏的陈老先生说,他花了很多钱去买古币,少的100元,贵的要1500元。“卖家都口口声声说是真的,但有的朋友又说是假的,我想让专家来看看,要不然心里不踏实。”他带来的30多枚钱币,经鉴定,只有2枚是真的,其中一枚是背面有“陕”字的“宣和通宝”铁钱,专家称很难得,以至于市值“无可奉告”。陈老先生感叹说,真没想到,花了1500元买来的“宝贝”是假的,100元买来的便宜货却是值钱货,“两个不识货的人撞在一起了”。
资深藏友黄先生带来的钱币则大多是真品,但有几枚是真银假-币。他收藏的一枚民国十年“军务院抚军长唐”银币还引起专家说出了一段故事。原来,“唐军长”就是云南军阀唐继尧,在滇桂战争期间,他曾于1925年2月率军打到了南宁。老南宁人称滇军为“红头军”,因此这枚钱在南宁收藏界有特别的意义。
专家在台上鉴宝,上台的藏友有惊喜有失望,台下的观众们也看得津津有味。一些被赞为识货的资深玩家还与其他藏友鉴别交流起来。活动持续到下午5时结束,仍有许多藏友没有轮到上台,难掩焦急期待之情。很多藏友表示,长了见识,不虚此行。
这场活动由广西钱币博物馆和广西花鸟交易市场主办,有的藏友是特地从桂林、柳州、百色等地赶来向专家请教的。专家说,许多藏友,尤其是老年人,是冲着赚钱的心态去搞收藏,而收藏界的水很深,许多人都交了不菲的学费。他们建议藏友,如果遇到了心仪的钱币,可以先找专业人士鉴定后再决定是否购买收藏。
作者:胡铁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