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香港与澳门邮票的发行与消耗差异(原创)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2/1/30 7:28:00

回归后的港澳邮票,已不容置辩地成为中国邮票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这一点,不仅从2007、2009、2011中国邮票目录中可以考证,也可从中邮集团近年连续发行的中港澳邮票合订年册得以佐证。自2007年首次录入中国邮票目录起,中国香港与中国澳门邮票再度引起部分收藏与投资者的高度关注,只是前几年邮市整体不景气,港澳邮票才没有达到应有的热度。

港澳邮票虽然同属中国邮票,但由于港澳两地地域、人口、邮品宣传不同,两地邮票在市场的表现有所不同。大家似乎已接受一个事实:澳门邮票量少--由于其宣传力度大,澳门邮票的影响力似略胜一筹。其实香港邮票的发行也小,甚至更少,对这一点,可能有不少朋友感到意外。其实,只所以出现香港邮票发行低的情况,主要与二地邮票发行体制、人口基数、集邮规模等关联密切:

一、邮票发行体制不同。

澳门邮票是计划式定量发行,敞开供应。邮票与型张按1:1比例供应市场。没有销售期限,售完为止。这种发行模式常与市场需求背离,行情好时,大户控盘,一票难求;行情不好时,包盒货源充斥,有时打折销售,尤其是带量库存对市场的杀伤力非常大。

香港邮票是市场化发行,以售定产。发行期6个月,过后全部销毁并公布发行量。所以香港邮票单个邮品的发行量毫无规律可循,以至它的邮票发行量经常出现不规则的十位数、个位数,当年发行的每一套邮票、每一款型张的数量都不相同,有时差异还很大,这便是完全市场化发行的结果。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香港邮票的期货预定、新邮炒作的风险大于澳门邮票。

二、发行数量相近但不同。

由于发行机制不同而导致的市场风险不同,香港邮票反而出人预料的出现了不少发行量特别少的品种,特别在熊市或行情不是很好的年份,集邮的、关注的少了,需求自然迅速萎缩。如08年的水母只发行了21,532本,这个地量出乎所有人预料,她自然拥有香港本票的瓶颈宝座(荧光印制,设计漂亮,目前市价250左右),09年海关也只发行24,327本(目前市价100左右),发行量少于30000本的香港本票还有06 小熊穿新衣(29,497本)、07 兔宝宝(28,900本);香港型张成语(一)发行量仅120,000余枚,中华武术170,000余枚。

澳门本票发行量最少的成语故事(二)、(三),分别为30,000本,澳门型张发行量近年已降到200,000枚,生肖250,000枚。

所以,回归后港澳邮票中型张、本票等传统板块发行量最少的出现在香港而非澳门。

三、港澳两地本土集邮规模不同。如果单从邮票发行量,还看不出香港邮票量少的优势。香港与澳门虽然同属中国特区,但其城市规模、国际地位、基础人口、集邮队伍,二者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如:香港有近千万人口,2万左右集邮爱好者,而澳门总人口不足百万。从网络与实体市场交易分析,香港本土邮商、大户明显要多出很多,香港邮票的通信、代费等消耗的能量更大,也有了更有利市场稳定的沉淀与消耗,这样就不难看出香港邮票量少的特点与优势了。

  (实情分析,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负;如有差误,欢迎补充,)

鄱阳渔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2/1/30 7:29:00
“物以稀为贵”是市场不变的定律。本人也比较看好回归后发行量少的港澳邮票未来的潜力,但决定市场价格的因素是综合的,发行量、消耗量、存世量、需求量最终都会体现在定价上。
                                     发行量            消耗量(使用)       存世量     需求量     升值潜力(个别特供品种除外)
             中国大陆邮票           1000--2000万       200--500万左右         大         大         **    (存世约发行量70%)
             中国香港邮票            30--60万左右       20--40万左右          小         中         ****  (存世约发行量30%)
             中国澳门邮票            20--30万左右       1.5--3万 左右         小         小         ***   (存世约发行量90%)
             中国台湾邮票            70--130万左右      30--50万左右          中         中         **    (存世约发行量60%)
以上为近年来大中华邮票发行量、消耗量、存世量、需求量的比较参考,个人观点,可作收藏参考,不作投资参考。风险自负。

    97年爆炒殖民地时期港澳邮票最后血本无归的一页已经永远的过去,回归后的港澳邮票收藏将进入一个翻天覆地的新时代。将给你带来文化收藏的乐趣与收获

有人质疑香港邮票的统计数字。
以下回应;
香港邮票的发行量;2002--2010年普遍在30-60万左右(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2011人民邮电版)可查。
集邮人数;香港、澳门2--3万、大陆、台湾3000--5000左右、欧美等海外国家3000--5000左右。
实际使用范围;邮政信函、邮件包裹、特快专递、少部分代作印花税票使用。

2007年前香港邮票实际市场价格低于面值,面值的8.8--9折价市场回收供实际使用消耗。很多写字楼里的私人小公司收打折票用于特快专递。(香港--内地特快专递500g估计是100港币)
当时的市场情况除了铁杆集邮爱好者会收藏1套或几套,极少数个别邮商会雪藏100--几百套,谁又会大量压着占资金的打折票呢?
按集邮人数、邮商持邮统计香港邮票在普遍打折时期收藏需求量应该最多12--15万套左右,多余的几十万套都被邮寄使用消耗了。


有人说香港人自己都不玩香港邮票,现在大陆玩香港邮票的人少,如果香港邮票“不好”,香港又没有什么人集香港邮票,那么目录上的邮票发行量又去了哪里
???这反而证明了大量的香港邮票被实际使用消耗了,从而更体现出香港邮票以后的收藏价值。
共2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