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银元收藏:沾满鲜血和故事的历史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2/9/10 0:37:00

博宝艺术网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袁世凯像中华帝国洪宪纪元拾圆金币 246.4万元08年中国嘉德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36年孙中山像中圆、壹圆银质样币各1枚 112万元10年中国嘉德拍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民国十八年 孙中山像国币精铸样币一组3枚 220万元06年中国嘉德拍

  银元起源于15世纪,始铸于欧洲,俗称“洋钱”、“花边钱”或“大洋”,是银铸币的通称,是世界上银本位制国家的主要流通货币,大约在16世纪,银元流入我国。清代为“龙洋”、“大洋”, 民国“ 大头”居多, 为袁世凯、孙中山大头像, 孙像开国纪念币又称“小头”, 背帆船又称“船洋”。随着存世量的不断减少、收藏与爱好者的不断增多, 银元成为近代币收藏的重要币种之一。

  在鸦片战争的炮声中,古老的中国社会发生了亘古未有的巨变。在货币领域,从以两为单位的银锭,逐渐向以元为单位的银币转化,并由外国设计制造向国产化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白银在中国大陆的货币领域销声匿迹。除了为平抑上海金融秩序及和平解放西藏时用旧钱模铸造过民国银币外,民众只能在文革“破四旧”时和博物馆中见到清末和民国时期的银币。

  上世纪80年代收藏热的兴起,使原本用于熔炼白银的银元华丽转身,成为了收藏品中的一员,特别是近年来,火热的收藏投资不仅使海外银元倒流,也催生出了水平越来越高的赝品。

  这些被收藏和投资追宠的银元,主要是清末民初的中国银元和同期的外国银元——西班牙的“双柱”、墨西哥的“鹰洋”、美国的“贸易银”、日本的“龙洋”、英国的“站人”和法国的“坐人”等银元。

  晚清时期,因外国银元大小统一,重量适中,在使用中少了切割携带之劳而广受欢迎,由此导致白银外流,清政府中有识之士主张开铸银元。光绪十五年(1889年),清廷在广州首铸银币,主币计重七钱三分为一元,并铸行一元、半元、二角、一角、五分五等为一套,其中的一元币比外国银币重一分,后恐引起民间私熔取利之弊,遂改铸七钱二分为一元,与外国银元的重量相同,各省竞相仿效。至民国初年,铸行银元数百种,有的铸量过亿,有的仅存样币数枚。

  铸量最大、影响最广者当推民国时期的“袁大头”(正面为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头像)、“孙小头”(正面为民国临时大总统孙中山头像)、“帆船”(正面为航海帆船)三种银币。比之数量稍少,价格略低者为四川军政府铸造的“汉”字银元和云南铸唐继尧共和银币。数量偏少、价格略高者属北洋造光绪元宝、造币总厂铸光绪元宝、甲辰年江南造光绪元宝、宣统三年造大清银币,当时在收藏界属低档银元。这些银元现仍是集币者的初级藏品,价格也发生了惊人变化。

  新中国对货币体系进行了改革,第一版人民币以百、千、万元为单位,第二版人民币确定以分、角、元为单位,除镍制分币为辅币外,金、银等贵金属彻底退出货币体系。晚清、民国时期铸造的银币,被国家指定部门收购、熔化,转成工业用材。那时,一枚26克的银元,收购价沿着一元、五元、十元、十五元的阶梯缓慢上行,与今天十元一克的银价有着天壤之别。

  银元交易从懵懂到清醒

  改革开放后,银元进入收藏领域。为买到银元,收藏者出价必须高于国家收购价,并冒着扰乱金银管理秩序、走私文物和投机倒把等多重罪责的风险。这一时期的银币市价稳定,普通银元价格徘徊在20至30元间。“袁大头”因特殊的历史背景,庞大的数量,成为银元市场价格的基准。80年代初,“袁大头”每枚20多元,十年间,“袁大头”才升至45元。同期的“孙小头”市价在40至43元间,“四川军政府”银元价格与“孙小头”相同,“帆船”银元在55至60元间,“北洋造”“湖北省造”“造币总厂”“江南甲辰”龙洋的价格百元左右,宣统三年造“大清银币”价格略高。外国银币中,西班牙“双柱”、墨西哥“鹰洋”每枚65元左右,英国“站人”银元每枚50元,法国“坐人”银元每枚45元,日本“龙洋”每枚45元。

  细分起来,同类银元中的不同品别,价差很大,如“袁大头”同样品相的壹元银币中,民国三年、九年、十年版的价格在45元时,民国八年版的价格在60元、中圆(伍角)价格在80元至120元,壹角和贰角币价格10元,甘肃造壹元币价格千元左右,签字版银币价格在万元左右。

  这一时期的银元价格涨势平缓,“袁大头”“孙小头”之类的低档银元,在收藏市场的价格仅高出其自身的银材价格。国际银价折合人民币每克1.5元时,每枚银元的材料价格约39元左右,收藏市场的交易价格仅50元。历经20年,“袁大头”从30元涨至60元,远逊于同期其他收藏品类的涨幅。这些低档普通银元的价格,一直在略高于银价的价位上运行,既说明了人们对身边的常见之物的熟视无睹,也证明了收藏流通钱币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71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