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清议:罗姆尼警示中国海外债权危机
许多经济学家相信,外汇储备是一个比钓鱼岛更棘手、危害更大的风险。
当罗姆尼在与奥巴马首次辩论中抨击中国作弊并声称绝不会向中国借钱的时候,使他看上去像是一个野蛮人。文明人不会欠债不还,更不会当众羞辱债权人。这无疑对中国央行巨额海外债权的安全性发出了强烈警告。
其实,即使没有罗姆尼,美国人也会采取美元贬值的方式逐步赖掉对中国债务。从这一点看,罗姆尼的上述言论只是进一步提升了中国央行的海外债权风险等级而已。
央行的海外债权首先是外汇储备,其次才是主权债务投资,二者加起来接近5万亿美元。如此说来,为应对海外债权危机,央行不仅要减持外国国债以及其他主权级债务工具的投资,更重要的是大幅削减外汇储备规模至年进口总额的40%左右。这意味着中国只需保留8000亿美元外汇储备,而不是现在的3.2万亿美元。
过度外汇储备是中国经济过度储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重要性已超过居民储蓄。从宏观经济学关于“储蓄与投资必相等”定律的角度看,在过度储蓄抑制投资增长的同时,也抑制了未来的社会供给,以至于在储蓄最终转化为需求之后,会陷入严重的经济总量供不应求,由此加大国内通胀风险。就此而言,积极消化和削减外汇储备,除了在应对储备货币贬值风险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之外,也是管理国内长期通胀风险的关键举措。
大多数人都忽视了“今天的储蓄即明天的消费”这一本质。在很大程度上,所有关于中国经济内需增长潜力巨大的认知都是基于过度储蓄。如果进一步将“储蓄-消费”的模式延伸到“负债消费”,中国的内需增长潜力无疑更大。应当说,国庆长假期间激发出的内需只是冰山一角,也使得国内基础设施严重供不应求的问题再一次露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