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部 网络记(7)
2011年的个人生活与钱币活动的总结 (一)
这一年,真是生死时速,今天在大洋彼岸想起来,仿佛隔世为人!太多的悲剧喜剧闹剧连番上演!几乎超出了我的承受能力。但是,我还活着,为某种理想和信念,勇敢、认真、乐观地活着。北京,生活的第一年,给了我最深刻的人生之教训,也给了我一笔生活的财富:如何去面对逆境,如何去协调纷乱与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同时,也给我一双眼睛,去了解我们这个时代和社会的膏肓之痛与荒诞残酷。
在我的自传纪实“寻钱记”自2006年开始发布以来,已经先后有两家出版社来信来函,表示愿意出版这个故事的全本,我都回绝了,因为这个文本还没有写完,而且有太多不适合正式出版的内容和文字,不为别的,就为这些文字中的真实!
但我自己,也不愿意这些文字就这样晒在范围相对狭小的专业网站上,我决心在2012年,把它全部完成,然后全面修改,再加上家兄的插图,把他交给一家合适的出版社,面向全国发行,希望能对引起部份群众的钱币收藏兴趣起到些积极的作用,同时也能把故事中那些有一定积极意义的思想和故事,传达给更多的读者,鼓舞他们,启发他们。这个心愿我在2011年是完不成了,但我做好了2012完成它的准备。
春节过后,回到北京,舒文峰兄一直在牵线搭桥的拍卖公司合作搞钱币拍卖事项,终于有了一定的眉目了,另一个合伙人是张某。最先他们是想和保利公司沟通,最后没有谈成。然后和翰海公司沟通,一谈就成,因为张某和翰海公司的几个领导都是铁杆朋友加客户关系。于是约定如下:
1,张某和舒兄各出资10万元。我以技术入股,不出资,出人力、人脉关系和个人钱币资源。
2,拍卖收入我们三人均摊。亏本由他俩负责分摊。
3,翰海公司给政策,实际运作由我全权负责。我的名片头衔印“钱币邮品部主管”。
就在这个时候,我提交的“北京公博古钱币艺术品鉴定有限公司”也正式通过了宣武区工商局(后改西城区)的核名。我的设想,是把我的鉴定公司的业务,和钱币拍卖结合起来,以“只卖真品、全部通过正式鉴定机构鉴定”为运作核心,来推动整个项目共同进步。这个设想也得到了舒兄和张某的支持。每次见张某,要么是在高级酒店,要么是在高级会所。据他自己说是清华大学教授、著名收藏家什么的,主要玩玉器与字画。
当初我准备开办公博鉴定公司时候,是约好了与湖南一位朋友一起开的,资金他出,由他派一个监理到公司来。但是后来他自己在湖南的工程紧张,资金不是太充裕,加上在管理上我也有顾虑,因为我是成年人了,很难说和一个负监理责任的陌生人能顺利合作,其三考虑到合作公司注册很麻烦,思虑再三,决定还是我自己搞,虽然没钱,但简单些。于是找朋友借了10万元钱做注册资金,到我住所附近的原宣武区工商局提出申请了。开始他们还表示不同意注册“钱币鉴定”,一是中国工商领域中没有这个行业,二是考虑到我的个人资格,是否具备这个资格?我于是把我的各种获奖证书、钱币学会证书之类拿出来给他们看,这样他们才思索半天,挂在了“艺术品”这一大项中,钱币上加一个“古”字,以规避可能涉及当代流通人民币的问题。过了大约半个月,核名一次通过!然后才是开始找一个办公地点,找一家注册事务所来代办所有工商税务手续,包括开户、注资、验资等,特别麻烦繁琐。在我爱人的帮助下,这些工作在前后大约1个半月的时间内办完了,办公地点也找了牛街北口的一家民宅临时使用。而且不久之后,聘请了河南泉友老万的女儿来北京帮忙,算是我公司第一个员工,负责很多日常事务。当然,她来之后的主要工作,除了驻守办公室之外,就是帮着一起处理翰海公司的事情。
就在我自己的公司注册成功前后,翰海公司的全部运作也开动起来了。我的主要工作,就是跑向全国各地,向所有我认识不认识的朋友们,征集拍品。
翰海公司的总经理温桂华,很支持我们的工作,一直鼓励我们做好。直接领导我们的则是该公司副总经理李保生,他也是个干事业的能人,对钱币拍卖十分重视,因为这是翰海公司发展战略里的一必备项目。当时我们面临的局面,一是北京5家从事钱币拍卖的公司,老大嘉德,总老板是赵紫阳女儿王雁南,可谓背景深厚,资格最老;老二诚轩公司,
老板是左京华女士,精明干练的女领导以及她的台湾丈夫,由于有深厚的台湾背景,该公司也是财雄势大,在机制币拍卖中最近几年都是前几名。其次是几家新晋的,有华夏国际拍卖公司、金懋拍卖公司、雍和嘉诚拍卖公司。在上海还一家泓盛拍卖公司和上海国际拍卖公司。翰海,作为唯一的官方拍卖公司,如何能在钱币拍卖市场分一杯羹呢?1997年该公司曾举行过一次邮品钱币拍卖,但在约50项钱币拍品中只卖出一件金币,60万元成交!但币是假的,买家碍于当时北京文物局领导的面子,举牌买下,给当时的翰海捧场,不料一举而得!至今作为一件反面教材“珍藏”着,该买家也是我的朋友,但是2009年我们才认识。那次失败的拍卖之后,翰海十几年未再考虑设置钱币项目,直到钱币热火朝天的今年,才有计划,才有张某的出面,因为张某和舒兄,都是玩书画的,而舒兄对钱币熟悉,和我是铁哥们,也是为我好,竭力促进此事。于是就这么上马。
在整个策划中,我提出两个要点:
1,我们上拍的所有钱币,全部通过我公司的鉴定师鉴定,并开出鉴定证书。独辟蹊径,在所有钱币拍卖公司中,第一个标榜“只卖真品,拒绝赝品”。
2,在整个运作中,我作为主管,应有充分的自主权,在保证翰海公司和我们三个合伙人均有利润的前提下,最大限度满足泉友的要求,包括一些潜规则的操作,比如找托价人、允许币主适当自我保护、结算优惠等。
这是每一个新的钱币拍卖公司乃至大的有名的著名的拍卖公司,都心知肚明、心照不宣的不得已的促销手段,我们也不得不采纳这样的一些运作技巧。这也是不少熟谙拍卖公司运作内幕的资深朋友给我们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也是一个新拍卖公司能正常运作必须使用的手段,毕竟中国太特殊了,无法完全照搬西方那一套公平、诚信原则。我的目的,主要是保护提供拍品的出品人,保护这个新的拍卖部门的成长。这个道理,我们3个合伙人均深知,否则很难拿到那么多好的拍品。翰海官方,表面上当然反对我们这样的安排,不过实际操作就比较实事求是了,毕竟政策是死的,人是活的,他们也要吃饭,也要交朋友。
有了这些默契和对这些潜规则的认可,于是我开始了长达一个半月的全国大奔波!我们的开拍计划是2月底定下的,计划开拍时间是5月中旬!马不停蹄,我跑了湖北、四川、重庆、山东、上海、河南、云南、湖南等地方,一个半月时间,飞中国国际航空公司近3万公里!右肩膀由于长期提、拿、拖沉重的装满钱币的箱子,十几天剧痛无比!成都的李亮、林篪两位老师,是给我们提供拍品的第一个藏家,在此真诚感谢!同时感谢加拿大华人著名收藏家李共青先生,他是最后给我们邮寄拍品的,但他的拍品质量非常高,价值近百万元基本全部成交。有一枚“咸丰通宝天下太平”宫廷花钱因为有缺陷流标,最后李先生送给了我,没有拿回,在此真诚致谢!
杨公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