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集邮十几年,买邮十几年,经历过挣钱的喜悦,也尝试过套牢的悲催滋味,现在静下心来想想,其实,许多集邮生涯中的人和事都已经散落各地,不变的只是一份喜欢收藏喜欢邮票的心情,我经常在帖子上看到很多邮友在热情的推荐某个品种,或者在骂邮政之类的,我觉得其实大家更多的可以交流一些买邮集邮的故事,或者是亏买亏卖的经历,毕竟,邮政的体制我们无法选择,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购买与否。我就想和大家说说我的那些一买就跌的故事,仅供邮友一笑莞尔。
在集邮初期,我就赶上了97高潮,那时的人几乎疯狂,我就在这个时候,买了不少邮票,还记得当时买牡丹亭35元一套,孙中山M50一枚,二邮M50一枚,水浒三M65一枚,香港金箔M200一枚,就连上海浦东M也要50一枚,当时没顾多想,就买了,结果连续下跌,苦不堪言。后来,我改为收集纪特盖销票,因为新票买不起,但是,集了一段时间,发现这些东西的价格总是在原地踏步,反倒是编年产品票异军突起,记得03主席我03年买才3元一套,当时邮市里的邮商有200多套,因为行情真的很低迷,他劝我一起买了,当时还总觉得编年票是垃圾,就买了10套而已,到2010年,我以10元一套卖了,没想到主席一飞冲天,冲到现在的60元。因此,我开始购买编年产品票,但还是摆脱不了亏钱的命运,01年建党小版50元买的,08改革4.5一枚买的,孔雀版票27一版买的,贺喜五8元买的,全都无一幸免的下跌,其实本来我很看好2003年艾滋病大版票,觉得非典那么贵,同题材的防艾怎么那么便宜,就以90元一大版的价格买了很多,现在,估计60一版都很难卖。。。。。。
当然,集邮中总有挣钱喜悦的时候,但其实都是几十元几百的小钱,我其实真的很不喜欢什么小版、丝绸、双连之类的,当然我不是在攻击这些品种,希望大家见谅,因为在我的传统观念里,邮票就应该是一大版一大版一枚一枚撕开来寄信或者是销售给集邮者才过瘾,集邮者喜欢买的多,价格就上去,集邮者不喜欢,就拿去消耗寄信,消耗多了量少了反而又涨价,这才是价值规律的根本,你说呢?
曹善添
炒作新邮一旦被套牢就是十年不能解套 且越套越深!
1997年炒作80年代后期--90年代发行的新邮必然被套牢!
如果当时你买了1980年以前的老票还会被套牢吗?
这个规律已经延续多年,为什么还会有人热衷与新邮投资炒作呢?很简单 因为这都是利益集团内部人的表演,圈走参与者的资金。。。
之一:同感,我不听取任何推荐,也不喜欢论坛上的文人相轻和对骂以及骂邮政。因为只会起副作用,集藏者会根据自己的喜好和判断买卖自己的品种。
之二:至于行情,千差万别,有的可以举一反三或者照搬、然而有的却是一龙生九子各个不相同。我和您有同样的经历:比如:套用非典而40元买进04红十字,结果损失惨重,目前才20元。这就是教训。
之三:消耗的魅力:套票和版票的关系:以及消耗所体现的价值会随着开发沉淀和认知度而反应在价格上。撕对于大版是个消耗、寄信和作产品是对套票的消耗,因此这种比价关系很微妙,比如:84年邮展套票不足4元,然而近期有大量的350到390元(每版50套)的每版收购盘收购84年票中票版票!这也是邮市的一道风景线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