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中国邮票博物馆邮票藏品欣赏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8/13 0:23:00

邮票类

  中国邮票博物馆对于邮票的收藏蔚为大观,走进中国邮票博物馆就走进了邮票的海洋。中国邮票博物馆保管部邮票藏品收藏总藏为30多万种,逾亿枚。
馆内对中国珍邮的收藏极其丰富,有100多年前中国邮政创办之初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存世极少的“大龙邮票”未采用样票;民国之初发行的“*** 临时中立”全套加盖票;革命根据地最早发行的苏区邮票等,这些都是中国邮票中的珍品。
馆内藏有不同历史时期发行邮票时的相关文字档案和邮票设计图稿,以及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邮票原图、未用图等。其中,德国人费拉尔(R·A·de villard)的邮票设计手绘图稿是馆藏所存最早的邮票设计图稿,这些手绘稿,虽历经百年的岁月变迁,如今仍然风采依旧。
馆中还藏有大量的外国邮票。其中有1840年发行的世界第一枚邮票——英国黑便士邮票;有自19世纪中叶至今的100多年来,万国邮政联盟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会员国发行的数十万枚邮票。丰富的馆藏是一部生动的世界邮票历史发展的教科书。

1、世界第一枚邮票——黑便士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840年5月6日,英国发行了世界上第一枚邮票。因面值以便士计量,用黑色油墨印制,故通称黒便士。邮票中心图为维多利亚女王侧面头像。

2、中国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
  海关试办邮政时期中国发行的第一套邮票——大龙邮票。发行于1878年(清光绪四年)清代海关试办邮政时期,习称“海关大龙,也叫“海关云龙”。
  大龙邮票是中国邮票发行史上的第一套正式邮票,也是中国创办近代邮政的重要标志。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中国首套采用专用水印纸印制的邮票——小龙邮票
  小龙邮票的印制采用了特制的专用纸张,每枚邮票都有一个太极图水印,迎光透照图案清晰可辩。水印纸的运用,可以达到很好的防伪效果。这是中国邮票上首次使用防伪专用纸。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4、中国第一套纪念邮票 —— 万寿票
  1894年是当时清朝的实际统治者慈禧太后六十寿辰,清代海关邮政发行一套慈禧寿辰六十周年纪念邮票。在中国封建社会,皇帝、太后的生日均被尊称为万寿节,因此这套邮票又俗称“万寿票”。万寿邮票不仅是清代海关兼办邮政时期发行的最后一套邮票,也是我国邮票发行历史上的首套纪念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5、中国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邮票 —— 红印花加盖改值邮票。

  1896年3月20日(光绪二十二年二月初七日)光绪皇帝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议办邮政的奏折上朱批“依议”,它宣告了大清邮政官局的诞生。近代国家邮政的正式开办。
  1896年底,大清邮政局开业在即,适逢清代国家邮政资的邮费计费单位由银两制改成银圆制。1897年清代国家邮政为应急需,便利用上海海关未发行的红印花票加盖改作邮票。清代国家邮政于1897年发行的这套加盖改值邮票,也是中国第一套用其它票券改作的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6、中华邮政发行的首套邮票 “临时中立”邮票
  1912年,***建立,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清王朝的邮票不能再使用,***自己的新邮票还来不及印制,主持中国邮政的法国人帛黎下令在清蟠龙票和欠资票上加盖“临时中立”字样,票在福州发行后,因遭到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对而停用。
随后,法国人帛黎借口省费,在已印就“临时中立”的邮票上直接加上“***”字样。形成十字加盖。
  以上这些加盖票共计46枚,其中有28 枚未及发行即被停售,因此馆藏全套加盖票成为民国邮票中难得一见的珍品.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7、中华邮政首套普通邮票—— 帆船票
  1913年中华邮政发行了第一套普通邮票“伦敦版帆船、农获、牌坊图”邮票。分面值图是帆船,帆船寓意“交通进步”;角面值图是农夫刈禾图,背景是先农坛,显示农业立国;元面值图是北京国子监的圜桥教泽牌坊图,表示国家重视教育。这是中华邮政期间使用时间最长的普通邮票。
分、角、元各1枚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8、晋察冀边区发行的“抗战军人”纪念邮票(19389月)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晋察冀边区临时邮政总局1938年9月发行的邮票,这枚票是专供战士免费寄家书贴用的,是中国人民革命战争时期邮票中的第一套纪念邮票,第一套军人贴用邮票。
10、周恩来“传邮万里 国脉所系”手迹原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40年周恩来为中华邮政第三军邮总视察段总视察林卓午(字叔卿)的题词。1980年,林卓午之子林孝祥将周恩来题词捐献给国家。
11、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套纪念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10月8日新中国发行了第一套纪念邮票,在邮票主图的画面上清晰的反映了开国大典的盛况。欢呼的游行队伍、威武的坦克车、呼啸而过的飞机,都真实的再现了开国大典的盛况。纪1邮票的发行标志着从此中国的邮票发行的历史掀开了崭新的一页。

12、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3、外国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情人节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世界杯邮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巧克力邮票

邮政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中西厘戥

  1991年12月13日,原广西区邮电管理局文物普查征集小组深入北流县(今北流市)邮电局征集文物,该局领导捐赠了这把中西厘戥。厘戥用一小琵琶型木壳盛装,木壳上面用黑体字书写有“隆盛邮电代办所蒙运坚”字样;木壳底部写有以下字迹:“双威邮局中西厘戥”,右边“宣统二年九月七日”,左边“西历一千九百十年十月九日”。厘戥杆上两行刻记,一行星点每点为外国格拉姆,另一行外星点为中国之分钱两数。木壳上下两部分组合而成盒式,内部凹面处竖写三行黑体字“头耳廿公分起一百止,二耳一公分起八十止,双威邮局”。星点清晰,仍可使用。为邮政第一代计量用具。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富裕驿印

  元代富裕驿站封检公文所用公章,为铜制。此件驿印系由元代中书礼部于皇庆元年(1312年)所制,原邮电博物馆1995年通过内蒙古赤峰市邮电管理局高价购得,成为馆藏珍品。
  富裕驿馆始建于辽代黑城地区,地处中原入辽必经之地。黑城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宁城县甸子乡黑城村,东北距县城天义镇67公里,地处燕山北口的峡谷之中,辽之土河(老哈河)上游的冲击平原上,因地势平坦开阔,土质肥沃,易于农耕,地表为黑黏土,故当地人俗称黑城,是中原通往我国东北的咽喉要道。黑城是中原和草原游牧民族文化交流的桥梁和纽带,东汉以后此城被北方民族占据,辽代、金代、元代、明代延用过此城。城址废弃后至辽代始有建置,辽代时期称为“劝农县(富裕馆)”,元代时称为“富裕驿“,明代时称“富裕卫”,是“草原丝绸之路”上的重要驿站。她曾为源源流长的多民族的中华文明,写下过重重一笔。
   辽代,利用此城设归化县,“澶渊之盟”后,宋辽两国交往频繁,来往使臣,络绎不绝。黑城是必经的驿站。如:宋朝使臣欧阳修、苏颂、沈括都先后经过这里,出使中京、上京,并留下了不朽的诗作。金代,黑城沿用之。明代初期,为兀良哈三卫之朵颜蒙古人游牧之地,洪武二十年,改建为新卫城。明末为喀喇沁蒙古游牧地,至清朝以来渐渐颓废。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民国时期的邮政储金罐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南京邮政储金汇业局办公场所

  20世纪40年代,上海、南京等地邮局为促进邮政储金业务的开展,推出一种邮政储蓄方式——邮政储金罐。人们储满钱后到邮局开锁,同时储蓄。
  储金罐为铁质,邮绿色,形式完全仿照信筒,高约 16厘米 ,底圆直径为 7厘米 。罐身凸铸有若干文字:储口下方为“邮政储金 稳固便利”8字,两行横排;右侧竖列“邮政汇兑 简捷省费”8字;左侧竖列“简易寿险 防老安家”8字;底托弧边横排“筒内储款可持向附近邮局开放存储”15字。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现展出一件由原邮电部职工捐赠的保存完好的邮政储金罐。
邮政储蓄早期叫做邮政储金,起源于英国。我国在清末就有开办邮政储金之议,派留学生去奥地利学习并进行筹备。1918年,民国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条例》。次年,北京、天津、太原、开封等11个城市率先开办了邮政储金业务。开办后,其业务发展迅速,逐渐成为中华邮政的支柱之一。1930年3月,交通部邮政储金汇业总局在上海成立。次年,政府颁布了《邮政储金法》。1935年,“邮政储金汇业总局”改称“邮政储金汇业局”,直属邮政总局领导。邮政储金汇业局的设立,在我国金融史上有重要意义,邮政储金成为金融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时,邮政储金汇业局经办的业务,除邮政储金、汇兑、保险、代收货价等以外,还包括股票、抵押贷款等银行业务。其经营方针定位为:“人嫌细微,我宁繁琐;不争大利,但求稳妥。”态度是十分审慎的。
  抗战之后,物价飞涨,金融业很不景气,这给机构遍设、以吸收闲散资金为主的储汇局带来一定机遇。邮政储汇局响应国家金融政策,增加网点,增添人手,增开节约建国储蓄券、节约建国储金等新业务,使储户及储蓄额稳步增长,抗风险能力增强。再加上储汇局由中华邮政担保,稳固可靠,历来为民众信赖,从而积累起巨额资金,被称为“邮政银行”。
  邮政储汇局的超常发展也与当时统治者的扶持有密切关系。1940年4月储汇局加入四行两局系统,与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中央信托局合作,成为四大家族官僚资本金融体系的组成部分。政府还动员各界,劝导民众储蓄存款;并下令凡是节约储蓄、国内外汇兑、简易人寿保险等业务,都交由储汇局办理。这一系列措施无疑大大促进了储汇局的发展。
  1945年前后,储汇局为吸收小额资金,对外赠送了一批实用兼玩具型的铁质信筒型储金罐,邮政储金罐就在这样的背景下推出了。
  邮政储金汇业局作为当时金融系统的重要成员,发展到相当的规模,获得了很高的信誉。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3/8/13 0:24:00

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
地点:北京市建国门内贡院西街6号
电话:010-65213894
传真:010-65185511
网址: www.cyzypm.com

中国邮票 权威鉴定

  根据200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司法部令第62号《司法鉴定机构登记管理办法》,2004年4月经北京市司法局批准授予中国邮票博物馆鉴定室邮票司法鉴定资格,其业务范围是邮票司法鉴定。 为确保鉴定室的权威性成立了专家组,聘任14位国内集邮界和社会上享有很高的威望的专家,有效地保证了鉴定专家学术涉及领域的全面性和权威性。鉴定室司法鉴定人员都经过北京司法局专门的培训和考核,获得了《司法鉴定人执业证》。
  鉴定室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邮票鉴定工作守则》、《鉴定室工作程序》、《邮票鉴定专家管理规定》等,严格履行登记手续,然后进行鉴定。如遇疑难鉴定问题,将召开专家会议进行研究,确保鉴定结论的客观、科学、准确。历次鉴定过程都由专人立卷。邮票鉴定证书上有:防伪标记、鉴定室钢印、送鉴品的照片、鉴定结论等。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3/8/13 0:24:00
展场风采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进入二层展厅,迎面而立的序幕上是国画大师吴作人先生题写的“中国邮票博物馆”的镏金大字。中国邮票博物馆是邮票的“大宅院”,也是邮票“家族”的“宗谱”所在。为庆祝中国邮政邮票博物馆隆重开馆,中国邮票博物馆首次以宏大的规模分3个展厅(主展厅、特展厅、珍宝馆)展出了中外邮票及邮票原图。二层是邮票博物馆的主展厅和特展厅,珍宝馆位于四层的中心展厅。
  三、四层展厅,分五大部分(原始通信、古代邮驿、近代邮政、中华邮政、当代邮政)展示了从邮驿到当代邮政的发展进程,她是一部中国邮政历史发展的教科书,再现了中国邮政翻天覆地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和平崛起、综合国力不断增强的伟大成就。

First Floor Service Lobby
The Souvenir Shop, Lounge Room and Information Desk are located on this floor. On the south end of the Lobby is the Post Office.
Second Floor Main Stamp Gallery and Special Stamp Gallery
Main Stamp Gallery
The stamps collected here were issued by the responsible postal services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since the pilot scheme run by the Customs post in the Qing Dynasty , and part of the stamps from the member countries of Universal Postal Union.
Special Stamps Gallery The original paintings designed and drawn by Chinese modern artists and stamp designers are shown here in rotation.
Third Floor Primitive Communications, Ancient Post and Modern Postal Service Gallery
The objects, charts, landscapes and models exhibited here demonstrate the history of China Post : the development and extinction from exchanging articles to using courier stations, the rise and development of private letter offices , invasions of alien posts, the hardship in the creation of postal service in the modern Chinese history such as the pilot scheme run by the Customs post in the Qing Dynasty and the setting up of the National Postal Service agreed by Emperor Guangxue , the establishment, development and decline of Chinese postal service , the creation and important contributions made by the red post service in the war duration to the Chinese people's revolutionary cause,etc.
Fourth Floor Modern Postal Service Gallery and Treasure Gallery
Modern Postal Service Gallery The collections have demonstrated the progress made from the foundation of Directorate General of Post to the establishment of China Courier Service Corporation since 1949, and reflect a dedicated, innovative and continuous developing image of China Post for nearly 60 years.
Treasure Gallery The collected precious and rare stamps , stamp manuscripts and original engravings in the different historical periods are on display here in rotation.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3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599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