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清淡原因几方面:一、销路不畅。古玩群体中,投资者占绝大多数,受上拍渠道容易受骗及成交率低、出境渠道国外市场连国内市场还不如、周边富人渠道早已饱和吃货不畅影响,无利不起早,投机商放缓了购买力度,都想着将存货脱手;二是网络影响。八、九十年代古玩商提着十几元人造革走南闯北、走村窜户的景象不存在了,当时大家普遍不懂,乱买乱卖,都能赚钱,现在绝大多数古玩商都上网,全国上百个以上古玩网站,每天发到网上的古玩不计其数,见得多了对古玩占有欲望降低了,看什么都觉得极平常,那怕买到国宝,发到网上一半以上评帖者不认,购买者也不敢碰,砸在手里如废物一般,大家天天在网上读图,没几人愿买回家独自欣赏;三是经济萧条。古玩商也吃人间烟火,在古玩与生活之间,偿还房货、小孩上学、老人赡养、结婚购车之类肯定优先,普通人拿不出更多闲钱购进这些不切实际的东西。
下一步,市场交易还要清淡,交易价如同白送一般,没人愿意接受这么残酷的现实吧。这些情况,早几年我也预料到了,在大家的评贴中,什么都是仿的,甚至还能说出仿造时间、地点、窑主名、出厂价,配上吴树的小说插曲,这么确凿的评帖,那还会有买家呢,真的也变成假的,我们在为我们的行业前路挖坑掘墓。
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