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市场流传的一份来自上海综合保税区管委会的《上海综合保税区运行情况》材料显示,2013年上海综保区将推进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融资租赁、期货保税交割功能及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等十项先行先试。在其中“全面推进亚太营运商计划”条项下,明确提出要以新加坡等国家为竞争对象,推动跨国公司逐步发展成为实体运作的亚太地区总部——这种表态显示出上海自贸区的自我定位。
令我们关注的不止于此。这份十项先行先试,也透露出上海自贸区将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的愿景。材料显示,综保区将深化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运作。2013年,将进一步完善试点企业运作,扩大试点业务规模,并深化研究国际贸易结算中心试点项下企业发展的业务需求及功能拓展;材料称,综保区将以期货保税交割功能促进大宗商品产业聚集。2013年,将进一步加大洋山大宗商品产业培育力度,集聚国内外大宗商品龙头企业,争取2013年洋山保税港区大宗商品销售额达到400亿元。同时,有计划、有步骤推出有色金属洋山价格信号;材料还称,综保区将研究建立具有离岸特点的国际账户。根据企业需求,推动外汇创新从经常项下向资本项下拓展,逐步满足企业在转口贸易中的结算便利需求、境外套期保值需求和境外融资需求。
分析上海综保区提出的先行先试,再加上此前传出的“汇率双轨制”传闻,上海自贸区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的蓝图跃然纸上。据一份流出的草案称,中国将在风险可控的前提条件下,允许在上海自贸区内人民币汇率自由兑换,并允许区域内人民币汇率自由浮动。一直以来,受资本项目管制影响,中国国内的离岸人民币结算较为有限。据环球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发布的白皮书,在去年全球离岸人民币支付量中,中国内地仅占5.2%,相比之下,香港占据了72.8%的绝对份额。可以预见,若上海自贸区朝着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的方向发展,中国内地的离岸人民币支付份额将有质的突破。这对于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的战略也将有莫大的帮助。
人民币的国际化离不开国际银行的参与。日前有传闻称,上海银监局目前正在联系部分外资银行,包括汇丰、渣打,了解他们在自贸区的经营企划,可能成为自贸区成立后首批入驻区内的外资银行;除银行业外,保险业也瞄准了这块沃土。将总部、第二总部设在上海的中国太平洋财产保险及中国平安保险,都在抓紧地利之便,设立研究小组,并根据自贸区相关细则,设计、推出相关产品和服务。业内人士表示,虽然尚无法预估保险业投入上海自贸区的资金及产生的商机有多少,但可以肯定的是,自贸区国际贸易和货运吞吐量将大幅增加,有利船舶险、货运险、出口信用险、责任险等财险业务的发展,带给相关保险公司新的商业契机。
在助推人民币国际化方面,证券市场的国际化也备受各方关注,迄今尚没有相关传闻。此前,受国内诸多因素制约,国际板一直“雷声大,雨点小”。这次趁着上海自贸区为人民币国际化铺路的当口,相关政策或者会有所松动。不过,考虑到自贸区与陆家嘴的关系——上交所所在的陆家嘴金融中心,位于上海自贸区的地理范围之外,国际板要推出来,恐怕需要等到自贸区进一步扩围,上海建设国际金融中心更进一步,才有望实现。
最终分析结论(Final Analysis Conclusion):
上海自贸区方案行将公布。从迄今为止透露的信息看,上海自贸区将建设离岸人民币中心,为人民币的国际化铺路。在金融领域中,银行保险都已先行准备自贸区事宜;但在证券市场的国际化方面,国际板会否顺势推出,仍然值得观望。 安邦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