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资料来源于网络
netsys收集整理
-------------------
著名集邮家吴凤岗先生曾经几次讲过:他曾到英国接收一批国民党留下的邮票档案,其中有数百枚红印花原票,可惜文革中被付之一炬。但问到为什么要烧,烧了多少,烧了那些,吴先生却不肯多讲。究竟是怎么回事?这要从文革时的形势说起。
(1)销毁邮票的历史背景
文革期间,集邮等活动就被视为资产阶级情调而遭到指责,集邮活动日趋冷落。1968年9月,中央文革小组在中央宣传工作会议上对邮票发行工作和集邮活动进行了责难。随后,邮电部军管会对集邮工作采取了进一步取消的措施。1968年12月,邮电部通信组召开邮票工作会议,传达了邮电部军管会的指示:今后集邮不搞了,集邮本身就是投机倒把,玩古董;在国际上,有人利用这点搞特务活动。领导的责难和军管会这种否定集邮活动的论调,是直接导致大规模销毁邮票的主要原 因。
另外,1969年中苏局势紧张,xxx在“九大”上提出准备打大仗,全国进入备战状态,许多工厂和工业设施向边远内地迁徙。而且在国务院发出清理,转移档案的指示后,邮票厂也对档案进行了清理。在清理过程中,发现有大量的清代邮票及***,伪满,伪北华的邮票,如“大元帅邮票”,“烈士邮票”,蒋介石头像邮票等属于封资修的反动东西,自然不能保留。
(2)销毁邮票的过程和种类
1969年10月,邮电部军管会抽调有关人员,组成邮票清查小组,对邮票库,商品库,资料室的所有的邮票,邮票设计稿,邮票印版和集邮品进行清查。到10 月23日,第一次清查工作完成并登记造册。清查的情况是怎样的呢?10月31日,邮电部军管会给国务院的报告中说:从1878年到现在的邮票共计1400 余种,300余万枚;外国邮票11.5万枚。
登记造册完毕。可哪些邮票该留,留多少,这要由邮电部军管会的人员来定。经审定,最后确定:清代发行的邮票,每种保留10枚。其中一枚贴册保存,一枚送中国历史博物馆保存,邮电部存档8枚,其余的销毁。不足10枚的,先满足贴册需要,再保证邮电部归档。***发行的邮票,每种保留一大张(100枚),不足100枚的品种全部保留,其余销毁。解放区邮票全部归档,不销毁;但加盖在反动邮票上的区票则要销毁。外国邮票,包括伪满邮票,原则上没种保留10枚, 其余销毁。新中国邮票,除1969年6月19日,11月10日军管会生产指挥部规定的107种可以继续发售外,其余的纪特邮票每种保留一大张 (50--100枚),其余全部销毁。区票等珍贵票要全部长期保存并迅速运往后方备战档案库存保。
邮电部军管会的请示报告,得到了国务院的批准。于是,大规模的销毁邮票的行动开始了。从1969年到1971年,开始用卡车把邮票运到造纸厂化纸浆。但有的邮票有背胶,造纸厂不愿意接收。后来,改在北京邮票厂锅炉房销毁;可又担心邮票从烟囱飞出去,便改在邮票厂院内搭炉子烧毁。在这些被烧毁的邮票中,包括清代大龙邮票,小龙邮票,万寿纪念邮票,红印花原票等23种。尤其是红印花原票,1953年邮电部曾派王安国,吴凤岗去因果接收了国民党政府驻伦敦办事处遗留下来的各种原票,明信片和776枚印红花原票。中国集邮公司一直对这批印红花原票视为珍宝,舍不得出售。只是在1959年伦敦国际邮票展览会上出售 4枚,1964年卖给日本的水原明窗一枚。可在这次销毁运动中,除了保留的10枚,其余的全部被销毁,损失是多么惨重!
被销毁的***邮票,包括“临时中立”,北京新版帆船等92 种。利用中华邮政,伪政权邮票加盖的解放区邮票也未能逃脱厄运。1966年文化大革命,以前发行的新中国邮票共836种中的729种被销毁。庆幸的是,由 于当时销毁工作人员的”消极怠工“,使得相当一部分新中国邮票被保留下来。而纪93,纪94却因”借古讽今“,“攻击三面红旗‘,”反对江清领导的戏曲革 命“,从邮票,小型张到设计图,印版,全部被销毁。除了规定的保留数目,其他的外国邮票包括伪政权邮票全部被销毁。
每当一些集邮家聚在一起谈到这个话题时,每个人脸上难痛苦,愤恨的表情,都让人久久难忘。那次因为极左思想,极左运动而进行的大规模销毁邮票的行动,给中国集邮事业造成了巨大的损失。
(3)国家库存邮票被集中销毁
在全面停止集邮业务的同时,对大量的国家库存邮票也要根据上级指示集中销毁。
一是各省市的库存邮票要集中销毁。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对文革前发行的邮票进行了两次全面审查。
第一次是在1969年8月,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发行(69)生三字349号“关于邮票发行工作几个问题的通知”,要求除附件所列11套34种邮票可以继续出售外,其余一律退到各省市区邮电部管理局集中保管。
附件:下列邮票可以继续出售
纪47 人民英雄纪念碑 1枚
纪104. 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1枚
特23.1 北京天文馆 1枚
特41 人民大会堂 2枚
特42 北京铁路车站 2枚
特45 军事博物馆 2枚
特47 西藏人民的新生 5枚
特67.2-5 石油工业 8枚
特70 登山运动 5枚
以上共计11套34枚
第二次是在1969年11月10日,邮电部军管会生产指挥部又发出(69)生五字712号“关于文化大革命以前发行的部分纪念、特种邮票可以继续发售 的通知”,通知要求“文化大革命以前发行的纪念、持种邮票,除已审查可以继续发售的34种外,现又经全面审查,尚有73种邮票可以继续发售(如附表),其 余的是纪念、特种邮票均由各省、市、自治区邮电管理局负责集中清点销毁。”各地按照即这个批示精神,销毁了大量的邮票。
附件:下列邮票可以继续出售
特74 中国人民解放军 8枚
纪123 毛主席的好战士刘英骏 6枚
纪115.2-4 纪念抗战胜利20周年 3枚
纪36.1 红军胜利完成长征20周年 1枚
纪74.1 遵义会议25周年 1枚
纪88.1、3-5 中国共产党成立40周年 4枚
纪68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0周年 4枚
纪71 工业战线上的妇女 5枚
纪60 1958年农业大丰收 4枚
特57 黄山风景 16枚
纪118 为实现第三个五年计划而奋斗 2枚
纪106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 3枚
特32 中国制造第一艘万吨货轮 1枚
纪116 第二届全国运动会 11枚
特50 桥 4枚
以上共计15套73枚
(4)集邮家自行销毁
随着运动的升级,大部分集邮家都被抄家,但是之前大部分集邮家已经将大量解放前邮票自行悄悄销毁。特别是蒋介石头像的更是几乎全烧掉。
【小子辈】文革中惨痛之事,这儿可能只有邵林老师,宁波郑挥老先生与我经历过。回忆那时情况太伤感了。我清楚记得1966年十月份北京天安门广场边在出售文十语录,那时我化一角六分买了二枚邮票寄出二封信回家。上海老邮商几十家,都自烧大量清民区票。
【cc717cc】很早以前看过一片文章,意思大概是说59年大典发行,到66年集邮公司依然有售,主要是对内以及对外出口,66年停止出售此票,后面连续发文,列出禁止出售邮票的目录,因大典里有刘少奇,因此成为首批被禁止出售的邮票之一,库中邮票被封存,并集中销毁一批。当然我没亲眼见到销毁。
中国著名的邮票梅兰芳《贵妃醉酒》小型张发行量只有2万枚,在文革中也受到巨大冲击。天津老集邮家林崧先生收藏的数十枚《醉酒》张,被红卫兵用一个大钉 子,对准杨贵妃的脸蛋儿,力举“红卫兵小将革命的铁锤”狠砸下去,几十枚小型张被戳了一个大窟窿。从此大陆全品梅兰芳消失。40年后,当初几元1枚出口的梅兰芳M小型张回流大陆,全品最高成交14万元。
林崧从小酷爱集邮,被圈内人称为京津集邮泰斗。他所收藏的华北解放区邮票全集,几次获国内国际金奖,是国内包括国家馆藏都没有的一部邮票全集。
林崧先生关于梅兰芳舞台艺术小型张就有数十张,8枚一套的梅兰芳邮票,包括有齿无齿都是整版。当时先生买邮票都是整版整版的买,小型张也是整盒整盒的买。当时他与邮局有合同,只要国家有新品种发行,都会差人按合同送上门来。
依据当年的生活条件,先生有这个经济能力。全国一解放,林先生作为当时国内屈指可数的的医学专家,他每月的工资定为500元。500元在50年代是什么概念,我想不用算帐,大家也都清楚,那时候的对虾5毛钱一对,鸡蛋4分钱一个,小麦1毛钱一斤的。老先生一生不抽烟不喝酒,大部分钱都用在了邮票收藏上了。林崧先生1999年以94岁高龄仙逝,其后人大都不懂集邮,先生的一些藏品前几年已被公开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