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印支坐洋10分、20分流通辅币的收藏分析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0/11 22:31:00

近年来,印支坐洋在中国的收藏逐渐兴盛,其中主币的收藏已经有了很好的群众基础。但辅币的收藏,目前还比较冷门,一方面很多年号的辅币发行少,流通损耗大,目前很难寻觅,另一方面对于不同年号的辅币在价格上的定位,虽有克劳斯目录的定价,但仍有不少的疑问。本文结合自己的收藏经验,试对印支坐洋10分、20分辅币的收藏作一定的分析和研究。

首先,本文分析的范围是印支坐洋10分、20分的流通辅币,一些稀少的样币和交趾支那辅币,本人认为更应该作独立的主题研究。而印支辅币的50分,由于年号少、价格相对独立,故也不在本人的分析范围之内,而后期的铜镍合金辅币,由于非同一类型,所以也不在本文分析之列。本人将10分、20分作为一个整体来分析。这是因为10分和20分的坐洋在重量上差别不多,它们自身的含银量对它们的收藏价值不构成决定性的影响,决定着它们收藏价值的应该是它们的存世量。因此,将10分、20分作为一个整体,可以化繁为简,使我们更清晰的了解坐洋辅币各年号不同级别的收藏价值。

一、印支坐洋10分、20分辅币的三大系列和一个独立年号

印支坐洋10分、20分辅币可以分为高银版、中银版和低银版三大系列和1920年一个独立年号。高银版指的是1885年至1897年发行的印支坐洋辅币,其含银量为90%,高银版又可以细分出两个小系列,1885年至1895年的称为加重版,其10分、20分分别重2.271克和5.443克(如图1、图2),1895年至1897年的称为普重版,其10分、20分的分别重2.7克和5.4克(如图3、图4),1895年同时存在加重版和普重版。高银版20分(1885至1897年的20分)有一个有趣的细节,即背面在标注含银量“0.900”这几个数字之中的那一个点是一个圆点,除此之外坐洋所有的系列中,这个点都是“逗号”。这也可以看做是坐洋20分辅币中的一个小花絮吧。在坐洋10分和20分的辅币中,还有一个小细节也应注意,1885至1896年10分、20分坐洋辅币背面正中“A”字右边的是斧头标志,1896年后换成了常见的“火炬”标志,1896年同时存在“斧头版”和“火炬版”两个小版。

中银版指的是1898年至1919年发行的坐洋10分、20分的辅币。其含银量为83.5%(图5、图6),低银版指的是1921年至1937年发行的坐洋10分、20分辅币,其含银量为68%(图7、图8),而其中1937年10分、20分的背面稍有变化,中间代表版别的“A”字被省略了。右边常见的“火炬”变成了“羽翼”。

1920年旧金山铸造的10分、20分坐洋辅币是坐洋辅币中最独特的式样,其重量分别为3克和6克,含银量为40%。最让人诧异的是背面的版面设计完全变了,在所有的坐洋银币中独树一帜(图9)。

二、坐洋10分、20分辅币的收藏价值分析

坐洋10分、20分银辅币的收藏价值,目前有权威的克劳斯目录的定价。毕竟坐洋辅币的收藏也是一种国际性的钱币收藏,克劳斯目录的定价也是站在一个国际性的范围内进行定价的。而其中有些年号,可能会出现不同地域的存世数量的不同,比如早期的高银加重版,铸造量很少,国内难得一见,但克劳斯目录上有几个年号的定价并不算高,这有可能是这几个年号的流通损耗不够彻底。本人在收藏过程中,通过多方面的交流,也了解到早期高银加重版在印支一带的银行和钱庄有一定的库存,这是当年10分、20分坐洋辅币的普重版发行之后,尤其中银版发行后,早期的高银加重版坐洋辅币被人为的储藏,导致流通受阻,一部分被银行和钱庄储存于银库,本人虽没有第一手的证明材料,但本人多次从泉友和币商处得知,早期10分、20分坐洋辅币确实曾有一定的量从原印支及泰缅一带的银行流出,少数年号甚至还有原卷原光的存货。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早期高银加重版为何铸量虽少,但克劳斯目录的定价相对于普重版和中银版中的珍品在价值上偏低的原因吧,从中也可以看到克劳斯目录在定价上的严谨性和专业性。但尽管早期的高银加重版有银行库存的影响,但我依然认为克劳斯目录的定价是低估了其价值,合理的估价应该在克劳斯目录的基础上上浮10%-20%左右。其次,在印支坐洋10分、20分的流通辅币中,参照克劳斯目录的定价,我们还可以看到不少年号的收藏价值的高低与发行量的多少并不完全等同,一些发行量稍多的年号反而比一些发行量少的年号收藏价格高,这在高银版与与中银版这两大系列中比较多见,这应该是流通损耗不同的原因吧,这样的现象在旧版人民币中也存在。本人最初对克劳斯目录在这方面的定价并不是很理解,但随着对市场了解的加深,也根据自己这几年接触和经手过的大量坐洋10分、20分的辅币来看,克劳斯目录的定价在很大程度上是真实可信的。毕竟,克劳斯目录其国际性的视野有其优越之处。

综合以上分析,同时,在参考克劳斯目录的基础上,本人试对坐洋10分、20分流通辅币的收藏作一个总结,根据收藏价值的高低,我们将坐洋10分、20分流通辅币不同的年号和版别分为五个级别。

1、首先,我们选出收藏价值最高的几个年号和版别,它们分别是:1895年10分的普重版,1895年20分的普重版,1896年20分的“火炬”版和“斧头”版,1908年20分、1909年20分的中银版和高银版,1912年20分。这八个年号和版别被确定为第一级别,如果用一个比较通俗的名称,就称之为“八珍”吧。在这“八珍”中,1908、1909这两个年号的流通品的存世量相对多一些,价格也应稍低些,但XF品相以上的价格这“八珍”都相差不大。需要注意的是1896年20分有两个版,其中“火炬”版更少一些,也稍贵。1909年20分也分为中银版和高银版(图10、图11),中银版背面标明的含银量是83.5%,而高银版背面标明的含银量是90%(但克劳斯目录上注明其真实含银量也是83.5%),高银版的1909年20分比中银版的要少,也更贵一些,但在与坐洋泉友吴泰兹的探讨中,得知美国后来曾经仿铸过一些1909年20分的高银版,这个后铸的问题一时还很难明了,只能留待以后探讨。

2、“八珍”之后,我们还可以选出10个年号和版别,将之归类为第二级别,它们分别是1892年10分,1896年10分“火炬”版,1898年10分,1908年10分,1887年20分,1892年20分,1893年20分,1894年20分,1897年20分,1898年20分。这10个年号的版别我们就通俗的称之为“十小珍”吧,“八珍”和“十小珍”是印支坐洋流通辅币中比较稀少的,这些年号和版别不仅好品难找,甚至流通品都难得一见。因此,这两个级别的印支坐洋流通辅币在收藏上就没必要对品相太苛刻了。

3、“八珍”和“十小珍”之后,我们再来找出收藏价格为第三级别的印支坐洋10分、20分的辅币,这个级别的年号和版别有一定的收藏难度,但流通品相对不难找,XF级以上的好品也偶尔能见到,这个级别的年号和版别大致有:1893年10分,1894年10分,1895年10分的加重版,1896年10分的“斧头”版,1909年10分,1885年20分,1895年20分的加重版,1903年20分,1913年20分以及1920年的10分和20分。在这一级别中,有一些年号的发行量虽然稍多一些,但流通中各种原因的耗损也非常严重,比如1885年的20分,克劳斯目录的定价就明显偏低了些。而1920年版的10分和20分,在克劳斯目录的标注上,不仅发行量比较大,而且价值也比较低,但在实际的收藏中,大家都发现1920年版的10分和20分都比较少见,其中20分更少些,目前市场的交易价格也跟第三级别的其它坐洋辅币在同一价格区间。当然,1920年的10分、20分由于还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因素,其收藏价格的走势还有待进一步的观察。

4、第四级别的印支坐洋流通辅币的年号和版别大致有1885、1888、1897、1910、1911、1912、1917、1919、1928年共九个年号的10分和1900、1901、1916、1928、1929年共五个年号的20分。在这个级别中,1928年10分在克劳斯目录上的定价比较高,书中的价格跟第三级别的几个年号大致相同,但1928年的10分发行量并不少,也没有经过特殊原因的大规模熔毁,目前收藏品市场上无论流通品还是好品都不难找,市场价跟第四级别的多数年号基本相同,我个人觉得应该是克劳斯目录的定价有误差了,参照1903年、1917年这两个年号的10分来给1928年10分定价,个人觉得还是比较合适的。以外,1928年的20分收藏品在市场中也相对多见些,其与1929年的20分在克劳斯目录里标注的发行量和定价都相差不大,但现实中1929年的20分却少见很多,这两个年号的比价还需在实际中进一步比较。

5、以上四个级别以外的其它年号和版别,我们都归入第五级别,在这个级别中,不同年号和版别在收藏价值上,仍有一定的差距,但为了分类的简明,我们还是将它们归为同一级别吧。这个级别中的几个常见中银版的收藏价值相对高一些,低银版中根据发行量的多少,在收藏价值上也有一定的高低之别,其中1937年的10分和20分是所有坐洋流通辅币中最常见的,XF的好品都非常常见,MS级以上的也并不难找。

印支坐洋10分、20分流通辅币的收藏,是一个难度极大的收藏系列。同时也是一个版别丰富的收藏主题,坐洋10分、20分辅币的铸造也极为精美,绝不逊于主币,还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即自由女神的脸型,早期和中后期的稍有不同,这也为这个系列的收藏增添了一点小花絮吧。以上探讨,综合了多位在华银币论坛版块的泉友的认识,本人也多次就印支坐洋流通辅币的收藏问题跟吴泰兹和老杨两位版主及其他泉友探讨,其中一些图片如1887年20分,1909年20分高银版的图片是引用泉友肖海华兄的图片(已征得肖兄的同意)。可以说,本文就是在华银币论坛区平时交流探讨的一篇总结性的文章吧。

(共计11个图片)
图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2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3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5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6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在雨中

2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0/11 22:32:00
图7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图11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3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0/11 22:32:00
修改修改下吧!
第一级别应该是1892年10分和20分、1895年减重10分和20分、1896年火炬的20分,(个人感觉其实斧头版的有人囤积起来,这个是我研究一年多来评级数量变化得出来了,可以做一个参考),1909年的20分和加重版的,1908年的10分和20分,1912年的20分。这十珍
楼主也可以根据评级数量表在进行整理定级
4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0/11 22:44:00
基本认同楼上的看法,在楼主文章的八珍中加入1892年10分和20分组成十珍是合适的,但第一级别里1908年的10分还是换成1896年20分的斧头版更为合理.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3-10-11 22:46:28编辑过]
共4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4063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