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大家平时所见多为民国厂条,或是晚清时期的金锭,但是清初期完全未经流通的金条却极其罕见。小弟这条清乾隆“格尔德马尔森”号沉船十两金条可谓清早期金条的仅见品之一,因为它在大海沉睡了233年之久。一般的金条背后没有什么故事,印有再多的戳记也无法还原出一段历史,可是这个十两金条背后却有一段记载明确的历史可道。这也是中国历史上唯一有记载的沉没大海的金条。
1752年1月3日,满载货物的荷兰商船“格尔德马尔森”(GELDERMALSEN)号途径南中国海时因新任船长Jan Diederik Morel看错地图,触礁沉没,80人遇难,32人生还。当时荷兰航海造船技术称霸欧洲,素有“海上马车夫”之称,格尔德马尔森号正是于1746年在荷兰建造的长42米宽12米的大型帆船,仅仅使用了四年后却永远沉没在南中国海。
格尔德马尔森号于1751年12月17日从广州出发,驶往荷兰。据1751年荷兰东印度公司文件记载:船上当时满载687磅茶叶,203箱瓷器和147根金条,商品总价值高达80万荷兰盾(1752年的物价),这也成为一个重要的考证。航行16天后船驶至北纬55度接近赤道处,1月3日晚上6点钟左右,船突然触礁进水,由于临近晚上,天色已黑,船员乱作一团,船也很快沉没,80人不幸遇难。
1985年,荷兰探险者Michael Hatcher在沉船处海底打捞格尔德马尔森号的残骸。经过233年的海水浸泡,木质船体早已不复存在,只留下瓷器和金条。最终Michael Hatcher打捞上125根金条和大量出口瓷器餐具。这些金条成色极高,保存完好,未经流通,是极为罕见的清初金条研究样本。中国历史上有明确记载沉没的携带金条的外商贸易船仅格尔德马尔森号一艘! 因此可以称得上是博物馆级别的重量级文物了。
1986年5月,125根金条,大量的瓷器文物公开在阿姆斯特丹,巴黎,纽约拍卖,总拍卖额达到2000万美元,这也创下当时荷兰单场文物拍卖最高纪录。绝大部分文物被出手阔绰的伦敦古董商David S. Howard买走。
这批金条为乾隆年间制,重量:367克,正面上下各打有“宝”字,中间打葫芦印“元记”,背面左右各打戳记,这批金条中背后带戳的非常少见,保存完好,带有1986年拍卖会特制木盒。背面黑色污痕不伤及金条,保险起见,未加任何清洗,完全是200多年前的状态,海水为我们保存了绝佳的品相。
近年来这批金条依旧难见其踪影,历数86年以来的拍卖会,近30年来仅仅出现过10次以内。大多数出现在荷兰,英国,美国,瑞士的拍卖会,大陆本土尽出现过一次:诚轩2011年秋拍1137号拍品,以517500成交,加上费用总计约60万,可见其珍贵。
诚轩连接:
http://www.chengxuan.com/antiques/53080/
 ;
huang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