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票号诞生于清代道光年间,由于社会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埠际间货币流通量大增,之前由商人自带或委托骠局起标运银的办法存在诸多的弊端,不但时间长而且很不安全,这种落后的办法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是产生了专营汇兑业务的票号。票号由山西人创办并包揽,故又称为“山西票庄”,它垄断了全国的汇兑业,操纵和控制了中国的近代金融业。
提起票号,人们自然就想到始作俑者——日升昌票号,这家成立于道光四年的票庄不但是票号的开山鼻祖,而且规模庞大,分号遍布全国35个大中城市,业务远至日本、新加坡、俄罗斯等国,更让我们钦佩的是:在此期间正值中华大地外患频频,内乱不断,而日升昌却在风雨飘摇的百余年间能纵横捭阖,雄视商界,真不愧为“天下第一号”、“汇通天下”之称号。
日升昌也同其他票号、钱庄、银号、钱店等金融机构一样,曾经发行过各种银钱票。据徐珂《清稗类钞》记载,“光绪庚子以前,京师钱市通行之物,凡四种:一、生银,二、大个儿钱,三、银票,四、钱票……银钱票为票号、钱店、香烛铺所发行,其多寡无定,而势之所趋,咸以多发纸币为扩充营业之张本。”民间金融机构发放与使用银钱票,适应了当时商业及货币经济的需要,它是货币兑换及信用往来增强条件下的产物,它的使用即有利商便民的作用,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社会经济和国内市场的发展。
从目前我们所见的各地各种银钱票就可想像当年所发种类与数量之多,但清代的银钱票毕竟因年代久远而存世不多,尤其是著名票号钱庄留存更少,成为收藏界孜孜以求的目标。日升昌票号银钱票目前仅见三种:
一、 北京日升昌银两票 (图一)
![]() 该票为横式流通票,双面印制。正面无主景图案,上首为机构名称“天津日升昌票荘”,票中央是大写金额“壹圆”二字,左右两旁为竖写“慿票来取 永逺通用”,出现这类文字正是清末民间信用机构的一大特征,在经过数十年涤荡坎坷的磨练后,这些民间信用货币已发展到较为成熟阶段,为守信用,承诺本号的纸钞将无条件兑换,便在信用货币上印上了诸如“凭条来取”、“慿票来取 永逺通用”等字样,向市民宣传与表明本号所出之票,由本号负责随时兑现,并负完全责任,以增强该号的信誉与信用。两侧的竖框右为编号左为发行时间,均为毛笔填写,该票发行时间为光绪三十三年二月,在日期上盖有“日升昌票庄”圆形印章,而在金额上方盖有“龍洋”二字,边框四角印有金额数字。 与大多数清代纸钞一样,背面是英文行名“THE YIH SHENG CHANG BANK TIEN TSIN”和金额,有趣的是居中在两个圆形圈内的金额,右边是大写“壹”字,而左边则是阿拉伯数字“1”。该券的正背两面留有多处毛笔书写的痕迹与数十枚印章,可见流转使用之频繁,从中也反映岀天津经济的繁荣。此钞券虽历经百余年历史沧桑,尚能保存完好实属不易。 三、 安徽日升昌钱票 (图三) ![]() 该票为竖式未使用票,单面印制,票面亦由边框、天格、地格三部分组成。边框分内外两层,内层是苏轼著名的《前赤壁赋》,手工雕刻的641个微雕文字虽小如粟米,但字迹纤细清晰。外层是中国古代的二十四孝图,内容分别是“孝感动天、为母埋儿、卖身葬母、为亲负米、戏彩娱亲、行庸拱母、弃官寻母、刻木奉亲、扇枕温床、咬指痛心、怀桔贻亲、亲涤溺器、涌泉跳鲤、卧冰求鲤、闻雷泣墓、哭竹生笋、单衣顺母、扼虎奉亲、鹿乳奉亲、尝粪忧心、恣蚊饱血、乳姑不息、拾椹拱亲、亲尝汤药”,这些脍炙人口的故事在小小的方寸间图文并茂,足见工匠的高超技艺。 边框内上方天格处为横书号名——“日升昌记”四个楷书大字,及“安徽省”三个小字,说明此票为日升昌安徽分号的钱票。下方地格为四行直书文字,用竖线分隔成大小不规则的四栏,从右至左第一行是编号:“ 字 号”,第二行最宽为金额:“凴票發九 錢 文整”,第三行最窄是注意事项:“如本號圖章騎縫筆跡不對,不准發錢。認票不認人,此據”,第四行则是开票时间:“ 年 月 日 票”。上海历史博物馆傅为群研究员认为,该“纸币上虽然未写明时间,但从木刻板印刷及雕刻风格及内容看,应为光绪初年之物。” ① 以上所述三枚为日升昌北京、天津、安徽三地分号所发钞券,按当时的经济运行与惯例分析,日升昌在全国35个大中城市设有分号,印制发行此类钱钞应该为数不少,但至今为止罕有所见,这也就是为何在拍卖会上屡创新高的原因。可喜的是,这三枚钞券正好分别代表当时主要的三种币制:银两、银元、制钱。日升昌纸钞稀少,其他有关日升昌的票据类实物亦不多见,笔者藏有北京徐(枫)老惠赠的“道光四年日升昌开办汇票纸”彩复图片(图四),让我们看到了早期汇票的式样。还曾见到一枚民国二十年山西平遥钱业救济金融合作社发行的临时银元券,面值壹元,主景图下是“日升昌代兑”显目的鲜红隶书(图五)。2009年嘉德秋季拍卖会一枚咸丰四年户部官票五十两背面,盖有“日昇昌记”红色印章。这些珍贵的钞券,是研究日升昌和山西票号纸钞发行及业务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而且对清末经济、银行业发展史和金融历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史料价值。 |
图四:日升昌票号汇票 ![]() 图五:平遥钱业救济金融合作社临时银元券 ![]() ① 《亚洲钱币》2002年第2期第43页,傅为群“山西‘日升昌记’纸币票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