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杨志洪
徐忆,邮票收藏中的达人,年少时喜欢收藏邮票,1990年去了德国,有了第一桶金后,居然在德国复燃了集邮的火焰,而且一发不可收拾。徐忆如饥似渴地收集外国邮票,更多的则是收集中国邮票,做些邮票的回流收藏。
笔者对邮票的回流收藏,很不理解,因为孤陋寡闻,只听说古陶瓷和名人字画的回流。而徐忆则说,做回流邮票的收藏,其实就是一种文化,是一种历史的回顾。每枚邮票都有一组故事,或沉重,或辛酸,或有如获至宝后的喜悦……
问:你如何会在德国重燃集邮的火焰?
徐:早年我也喜欢收藏,特别是喜欢集邮。 1990年后到了德国,开始为了生存而忙碌,到了1994年,随着我有了一定的积蓄,有了对德国文化的一定了解,我重新收拾起集邮这个少年的梦想。其实德国是世界上集邮大国,在欧洲,德国的邮品拍卖占六成左右,这是一个相当可怕的数字,远比我们中国集邮的市场地位高得多。在德国,由于集邮收藏历史悠久,所以有着众多的古今中外邮票收藏,如中国的大清邮票、民国邮票,还有改革开放后出现的生肖邮票,它的体量很大,如大清龙票,有盖戳的,也有不盖戳的,生肖邮票齐全,甚至不乏有整版的生肖邮票,这在国内邮票市场都非常罕见,而在德国不仅有,且品相好,价格都要远低于国内,这就让我感到很惊喜,于是我信心倍增,如痴如迷地在他国异乡投入集邮。
问:你是如何想到回到中国,改行创建上海徐忆在线的?
徐:其实我在德国呆了7年,1997年回到上海时就在卢湾区工人文化宫集邮市场租了个门面,将在德国收集到的古今中外邮票,在这里交易买卖。到了2007年,我自己搞了一个上海徐忆在线,专做邮票收藏,这也是上海滩上较早、规模较大的邮票专业在线。到了去年,我又和朋友一起开了一家上海禾缘拍卖有限公司,专门从事邮票拍卖。去年11月,我在无锡搞了一场邮品拍卖,邮品拍卖总成交量达1300多万元,最贵的一笔十二生肖整版邮票成交量达115万元,其中猴票80张整版邮票拍卖价格就超过了100万元。
问:最近藏品价格有所回落,你对邮票收藏的前景如何看待?
徐:前几年收藏处于全盛期,其中也不乏有人和有的机构恶意操作,致使各种藏品发虚热,价格涨势过高、过快。今年年初,许多藏品价格有所回落,但是精品回落幅度还是比较小的。邮票收藏也受到一些影响,但影响不太大,因为这是和集邮的特点有关。邮票收藏便宜,门槛低,价格相对比较低,收藏爱好者人数众多,受历史影响较小。比如其他藏品遭到战乱、以及极左思潮的影响,有过断裂层,邮票则不然,即使极左思潮横行的时候,集邮仍然风靡。举个最典型的例子,文革邮票就是最受集邮爱好者追捧的,物以稀为贵吗,其中那张《全国山河一片红》的错票,价值不菲。
在德国,我曾经收到一张大清龙票,是粘贴在1900年天津寄往德国的一封信件上的。邮票上没有邮局邮戳,却盖着金巨卿大老爷条戳,后来经过考证,那是因为1900年八国联军攻打中国,邮局关门,但通信又不能完全停止,于是当地政府只能让精通四国外语的金巨卿老爷出面把关,在邮票上盖上天津武备学堂金巨卿的条戳,才允许寄往德国。这张邮票在去年拍卖会上引起轰动,它不仅是件藏品,而且是一段历史故事,它见证了中国曾经饱受帝国主义侵略的耻辱。
邮票收藏最大的特点是兑现快,现在手中有比较热门、品相较好的邮票,只要价格稍微低于行情,就立刻被爱好者买去,就能快速兑现。许多藏品则不然,像书画、瓷器、玉器、红木家具等艺术品,在低潮时,往往会出现有价无市的现象,兑现比较困难,除非极品。当然邮票收藏也有它的弱点,保存比较难,需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但掌握起来相对比较容易,专业门槛不如其它藏品高,价格比较低,识别也比较容易,这就是邮票成为大众化收藏的客观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