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园林情结·城市记忆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3/11/9 23:33:00
作者:康宏志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56355519
邮视界( 2013年11月1日 头版 )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近日,沪上邮友来京,聊起上个月中国邮政发行的《豫园》特种邮票,兴致颇高,也让笔者很受感染。素有“东南名园”之誉的豫园,历经四个多世纪无数次天灾人祸,如今仍奇迹般地幸存于大上海中心,此番又以一套四枚跃然于“国家名片”,自然使这位上海朋友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于集邮爱好者来说关注新邮发行,是题中应有之义。《豫园》这种当地题材的邮票面世,更唤起了众多喜欢到这里“白相相”的老上海难以忘怀的“城市记忆”。其实,豫园也是很多海内外游客近悦远来的景点。每每在九曲桥上细数池中游鱼,于湖心亭中待月迎风,一品“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何其妙也。豫园的可人之处,就在于举凡楼台亭阁、叠山理水,无不充溢着精巧雅致、玲珑剔透之美,虽处于高楼商厦围裹中,却不乏曲径通幽、闹中取静之感。这般胜景,这般风韵,教人如何不神驰遐想?
    “豫”,在古汉语中与“愉”语义相通。当年园主建造此园并冠以“豫园”之名,意在“愉悦老亲”。而今,这一闻名遐迩的园林则延展于寄情芸芸众生,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豫园》邮票的问世,对于宣传、保护这一文化遗产,自会起到助推作用。一套四枚的邮票虽然难以尽显豫园之美,但毕竟可使吾辈心中那份积存已久的夙愿得以了却。
    由《豫园》邮票发行想到《颐和园》及苏州园林系列邮票,唤起了我的园林情结。从小常游颐和园,烟波浩渺之昆明湖,深居山间之谐趣园,每临其境,都有如诗如画之感。如今我倒很少去颐和园了,前不久弄个“大黄鸭”来亮相,游客像赶集似的,在摩肩接踵的环境下,当年游园那份雅兴、那份悠然料也难寻了。惟愿颐和园不那么喧闹,使吾辈得以再续未尽园林情。京城之外的园林,我对苏州园林情有独钟,盖因小而雅致,有一次春雨潇潇中夜游网师园,如梦如幻,静中生趣,更觉清新有韵味,至今仍难以忘怀。上世纪80年代邮票设计家孙传哲笔下的苏州留园、拙政园以及2003年发行的网师园邮票,每每观之赏之,均令我的集邮、园林双重情结涌上心头。
    有人说,邮票的功能之一是“具象的史书”,的确如此。不独园林邮票,那一套套历史文化遗产题材的邮票,都可使人从方寸之间寻找温馨的城市记忆,感受世事沧桑与文化积淀,升华爱我中华爱我家乡的情感。今年国庆节期间,央视不是就“你爱国吗”的话题采访各地百姓么,依我看,每个人对自己所在城市、乡村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往情深,就是对祖国母亲的深深眷恋,无须多说。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明白,文化遗产的保护,关乎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记忆和赓续,也关乎我们满怀自信走向未来的根基。由此看来,多一些具体的生动形象、潜移默化的爱国主义教育,实在是功德无量的大好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142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