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pessoa 上个月去古玩市场,偶然走进一家店,一股霉味扑面过来,让人颇觉不爽。屋子里陈列的都是旧家具,旧瓷器,还有各种杂件,店主是位老先生,模样特别像葛优的父亲葛存壮在电影<红旗谱>里面演的冯兰池,清末民初刚刚剪掉辫子的发型,一时间恍若穿越回那旧时光。我是最怕闻到这股子霉味,浑身难受,于是拔腿就走。 玩儿古玩,不是考古,而是玩儿,就要陈而不腐。我们玩古钱讲究个锈色,由此也分出个等级上下。玩银元也有喜欢生坑绿锈,还有喜欢包浆老到,这都是个性化的收藏,前提是钱币不该有腐蚀等实质性伤害。记得有一次浙江的朋友给我寄来几枚古钱想评级,因为包装不好,我拿到手几乎呈粉末状了。这就是那边坑口出来的特色,钱币质地因长年潮湿受损,没有收藏价值,遑论评级了。 在钱币清理方面,清除有害锈可以防止钱币进一步损害,但是付出的代价就是失去年代的风貌,甚至变得面目全非。所以清洗还是保持原状,一直以来存在争议。前天去马甸市场,看到一位币商朋友努力地在用橡皮擦几枚坐洋,见我过去无奈地说,客户要求擦掉包浆的,没办法。商家会依据市场来决定是不是处理,而作为收藏者就要用专业的眼光来判断,区别哪些锈是可以忽视的,哪些是洗不出来的,哪些是洗出来或许可以打分赚钱的。最后纠结的往往只有那些洗了就不漂亮,不洗不能评分也就无法赚钱的,所以我对国内评级公司的某位老板讲,对于不严重的墨迹,如果币原光原味非常漂亮,那么应该给分,可以酌情扣一点,也不要都打环境污染的代码,这样对于保护钱币有好处。现在来看,国外的评级公司尺度也稍稍放宽,轻微墨迹也给出分数,也可能是有这个因素考虑进去。 玩钱币,关于品相的标准,其实用大类来区分很明确,完全未使用,近未使用,极美和美品等等,真正能够达到完全未使用的,应该是65分及以上的标准,64分及以下应该归类于近未使用,58分以下到40分归类于极美品。我说的是按照传统的审美来评定的,与现代的评级标准有出入。现代的标准无疑是专业的,按照高点磨损作为判断的界限。玩儿的时间久了,眼光可能就会挑剔,所以自己对于品相的标准也就归于审美了。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