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中国人民银行2013年9月发行书法系列行书“和”字币一枚,这是继中国人民银行2009年和2010年发行的第三枚“和”字书法纪念币。弘扬“和”文化,倡导和谐社会,也可以说是以流通纪念币为表现平台,宣传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汉字文化和书法艺术。
我国有着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在这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勤劳智慧的先人们建立了一整套独立的货币文化体系。在形式多样的货币中,以雕刻文字为主的方孔圆钱整整沿用了两千一百多年。它利用浇铸形式的热加工工艺,体现出汉字书法的神韵,防伪的工艺处理更是举世无双。现代发行的“和”字钱币绝不是首创,早在宋代时就已经出现了“和”字钱。
宋徽宗年代的三“和”钱(即政和钱、重和钱、宣和钱),是历史上“和”字钱发展的兴盛时期。当时徽宗本人就酷爱书画艺术,由他御笔书写的“崇宁通宝”、“大观通宝”,瘦金体钱文铁画银钩飘逸、劲拔,为古今一绝。除此之外,这位中国历史上第二位铸钱高手当政时期的三“和”钱,观赏价值和文化内涵更加深厚。政和钱版别较多,有小平、折二,通宝、重宝之别;材质多样,不仅有铜钱,还有铁钱。徽宗时代“重和通宝”仅铸造了三个月,存世稀少,尤为珍贵。但是在如此稀少的存世量中,却不乏深受业界青睐的“对钱”,例如“重和通宝” 真书和篆书的对钱,堪称传世之宝。宣和钱不仅有通宝,还有元宝,篆、隶、行、草、真等书法的钱字千变万化,纷繁复杂。
徽宗之后,不到一个世纪,就出现了中国历史上第三位铸钱高手——金章宗。金代钱币形制精致,钱字清晰,金章宗时代的钱币很明显的展现出这一特点,还拥有自己的独特风格。泰和钱以善瘦金书闻名,所铸“泰和通宝”楷书钱文,犹有政、宣余风。泰和重宝篆书钱,文字拙朴,郭深肉细,书体流畅匀称,精妙无比,传说出于金代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党怀英手笔。这也是金人汉化的皇帝推崇汉文化的杰出之作。“泰和”二字也抒发了这位少数民族皇帝完颜氏祈望“国泰民安,祥和幸福”的宿愿。
千年犹如一瞬,一切都成为过往,可是对于“国泰民安,祥和幸福”的美好祝愿,始终是我们民族的期盼。于是,我国于09年又开始发行了“和”字书法系列流通纪念币,在宣扬传统“和”文化的同时,也是对国家与民族发展的祝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