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常临币水乡代表——桥图币与小火轮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1/20 21:54:00
泉友社区作者:许晔洁
本稿刊载于《钱币》报2014年2月上旬,如需转载,请务必注明来源于《钱币》报,转载于中国集币在线(http://www.jibi.net/),谢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长三角自来是富庶之地,不仅农业发达,手工业、轻工业也较为发达。这不仅得益于风调雨顺之天利,江河纵横、水源丰沛之地利,更得益于人民勤劳、学风鼎盛之人和,天、地、人三者聚合成就了常州地区成为人杰地灵之龙地。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常州虽处沪宁中央,除却铁路运输是常州对外运输的主要工具外,公路运输很难承担各种物资运输之重担,公路绝大部分为砂石铺就,并且连到达各乡镇的条件都不可能。农业物资配送、棉粮征集都以水乡特有的交通运输工具——船运来解决。水网基本可以达到各乡镇和主要大队。常州轮船运输公司客货运输可到达全国各地转运,客运苏州、无锡、宜兴、金坛、溧阳、镇江等地。回想知青在插队回家时都是依靠船只来回,一来能省下一半路费乘汽车,二来也可以节省不少赶到车站的路程。
  水乡给农业和运输带来了便利,却给人们相互往来增加了不便。要想造桥,从常州地区看桥梁,由政府出资的屈指可数,大部分均由地方富绅捐钱修桥铺路而成。有桥必成市,也成就了当地政治、文化、经济中心。下面从四枚常临币来看江南的水乡特色。
  一、陈渡桥币
  陈渡桥位于江苏常州西荆川里,属常州近郊。有条大河南北向,历来靠渡船解决往来之困。据记载,本地有一唐姓大户,育有一儿,名荆川,其父母望子成龙,希冀儿子能勤勉学习,走科举仕途。谁知其儿生性顽皮好斗,父亲请来无数塾师,不是被气走就是被打跑,方圆数里之内无人敢担当为师,数度辍学。后有位陈渡先生见其父教子心切,延请文武双全的叶霖先生。叶霖先生初看这孩童倒也聪明伶俐,便已有爱才之心,后轻易将唐荆川收服于门下,使其归心,从此习武练字,读史学经,少年便功成名就,官至兵部主簿。常州府准其将所在故地改名为荆川里。唐荆川念念不忘师恩,但叶霖先生拒收一切谢资,为方便十乡八邻的百姓,提出在读书地建一座石墩桥,开始欲取名叶霖桥,叶先生却认为他们能成为师生实缘于陈渡先生,遂建议改名为陈渡桥,唐荆川也即应允。有桥必成市,从此陈渡桥也就成为地名,商贾经营渐成街镇乃是后话。
  细看陈渡桥币,桥面桥身均由花岗砌筑,两面各有阶石,石级中央嵌有纵向独轮车道条石。“陈渡桥”三字规整,单孔石拱桥,桥下水浪汹涌,桥上一戴帽农民拾级而上,下“伍分”两字工整,整个画面清晰明了,货币特征清楚,动感十足。
  二、郑陆桥币
  郑陆桥镇在江苏常州东郊,相传宋朝时河上无桥,行人仅凭渡船往来,每年渡船倾覆死伤多人。地方富绅念及乡亲之情,一郑姓富绅和陆姓富绅两家出资建桥方便行人,遂称郑陆桥,镇名也就应此桥而成名。南宋咸淳年间地方志已有记载此地名。
  细看郑陆桥币,上部郑陆桥流通,下伍分,两旁各一菊花,单孔圆拱,形似清明上河图大拱圆,也看不出石板砌筑,桥下水波上有一乌篷小船,画面简洁明快。
  细看郑陆桥小火轮币,外缘有21颗五角星,右上缘郑陆桥繁体字,上缘伍分,图中央有一小火轮,轮中央顶蓬上有排烟管,缕缕烟雾飘向后方,船头竖一小旗,上缀一五角星,船下几线条构成水流,使整幅画面动感十足。从中国三千年钱币史上也查不到有此二等图案钱币。
  三、石庄镇币
  石庄镇在江苏常州北郊,现属江阴管辖。细看此币制作工整,铜芯镀镍,虽为常临币单面图案式,但已似机器铸造工艺。外圆回文,内上石庄镇,内下暂作五角,以两边各一梅花作隔断,内中心圆突起,圆内有一两桅帆船,船下有水纹,构图近似民国二十二年船洋图案。
  以上四枚常临币充分展示了江南水乡特色,也了解些民间对美好的赞颂。有一疑惑,在当时小火轮只有日本侵略者才有,民间运输公司尚未采用。如确实船头小旗应使用日本国旗,图案上却是五角星,是否是匠人独运,以示反抗呢?

附图9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附图4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附图230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附图68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6016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