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另辟蹊径]纸币上的色彩探源(四)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2/8 23:21:00

  (冰心亮,心飞扬,我有我的执着)               
              
玄之又玄的茫茫宇宙之色-------------黑

          第二套人民币黑一元(黑天安门)、大黑十元、第三套十元(民族大团结)、1912俄罗斯500卢布(彼得大帝)等等都是以黑色为主基调的纸币,墨分五色,黑是万物的基础之色,极端而又和谐。
           在任何一种文化里,黑色都是很特殊的颜色,它既是颜色,又是无色,从一种颜色里看一个文化,并不是没有可能。
           已经没人任何文字记载可以告诉我们中华先民们是如何认识黑色的,我们唯有从自古遗留下来的那些物什来了解了。黑色是不难得到的,木头烧成了木炭,大火熏烤岩洞后的黑灰、天然矿物中的石墨、等等,全是被我等祖先应用的。有意识的用色彩来创造物品,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特征之一。
文明的兴起与使用火有关,正是火带来了文明社会的一种重要的器物:陶器。陶器的颜色呈现赤红色,称做“红陶”,在红色的陶土上画上图案,再进行烧制,就是所谓的“彩陶”。彩陶的颜色主要以黑色和白色为主,现代科技检测发现,彩陶上的黑色来自于矿石,包括锌铁尖晶石、磁铁矿、黑锰矿、赤铁矿等等,这些含有铁、锰、锌等金属元素的矿石在氧化后会呈现深黑色。可以想象,新石器时代的先民为了烧制陶器而必定要四处去寻找矿石,真是难为他们了 。
             除了金属矿石里的铁黑外,人们还发现了炭黑。浙江余姚的河姆渡文化中有一类加炭黑陶,在陶土中混入了大量的由植物烧制而成的炭的颗粒。加炭可能只是一种技术的考虑,为了在烧制时减少收缩,增加烧制的成功率。不过在山东半岛的大汶口文化中确实出现了一类真正的黑陶。距今大约6000年到4000年,大汶口这里出现了一种经过特殊方式烧制成的纯黑的陶器,这种陶器的特征就是非常的薄,胎壁有时可以薄至半个毫米,仿佛成了透明的,现代的学者送给它“蛋壳黑陶”的别称。由于很薄,它并不实用,很容易破碎,而且在烧制的时候很是浪费人力物力,因此学者推测它是专门用于仪式和祭祀的贵重礼器,非凡夫俗子所用,而是供奉神灵,沟通人神。除了薄之外,纯正光亮的黑色很有可能也是一种沟通人神的手段,所以标志着开始具有象征性了。
           颜色具有象征性,迟至战国时期已经确立起来了。那时早已经确立了四灵之说,四灵中的玄武代表黑色,四灵还与四季相对,玄武对应的是冬季,冬季是一年的最后的季节,是一个轮回的结束,也在暗示另一个轮回的开始,因此,黑色也代表了生与死的不断转化。
春秋战国时期与秦汉时期,最为盛行的日常用品是漆器,漆器中的主要组成颜色是黑红二色。秦汉漆器中最著名的非马王堆漆棺莫属,黑色在其中占据着很重要的角色,漆棺上的黑色虽然代表着阴间和死亡,但是却是要达到不死的永生之境的基础和必经之路。黑色在漆器中的重要是其他色彩无法比拟的,正是如此,黑才会与漆联起来,形成“漆黑”一词,而“夜色如漆”中的漆,绝对所指的不是其他别的颜色,在家具中黑漆的家具总是显得那么高贵典雅。宋代以后出现的雕漆工艺中,“雕黑”是最宝贵的,黑色不再是死亡,而是深埋其中的尊贵。
         中国社会中,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之深堪称超过漆器的是瓷器,瓷器是陶器的升级版。瓷器在唐代得到了空前的高度发展,当时青瓷和白瓷最受推崇,黑色似乎被遗忘了。可实际上,黑色的瓷器在民间被广泛的流行应用。磁州窑的瓷器是宋金以来北方地区盛行的民窑瓷器。其中就有一类黑瓷。除了通体黑色以外,人们大多在白色的瓷胎上用大面积的黑色来画出图案,有画的黑熊,有画的山,有画的婴戏图等等的纹样,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磁州窑黑瓷的特殊趣味,一切都是以吉祥、辟邪、家族兴旺为主要目的。黑色的图案,寄托了老百姓的理想。黑色所反映的民间老百姓的视觉趣味还可以从另外一种瓷器中看到,那就是在南方福建的建窑瓷器,最著名的是建窑的兔毫盏、油滴碗等黑瓷。它的流行与当时的饮茶习俗有密切的关系,当茶汤在漆黑的瓷碗里翻滚时,给人的感觉定不一般。
        除瓷器外还有另外一种把黑色表现的淋漓尽致的形式,那就是中国古代的水墨画。对于百姓而言,纯粹用黑色的水墨画成的绘画是最高等的艺术形式,画中的黑色来自于炭做成的墨锭。墨与黑有着明显的关系,来自“土”的黑色就是“墨”,最早的墨锭可能是原始的矿石,后来逐渐开始用植物烧烟形成的碳来制墨,最好的是“松烟”,再后来出现了“油烟”,虽然很早就有了墨,但是制墨业的重要进展是在唐代,与之形成平行关系的是,水墨成为重要的绘画表现形式。用黑色的线来勾勒轮廓,世界上几乎任何文化均是如此。但唯独在中国以及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东亚,墨和水这两种媒介才会成为重要的绘画造型手段。水墨不仅用来勾勒轮廓,还可以用用来描绘自然界的任意形状、任意颜色的物体。水墨画影响了中国绘画史,丰富了绘画的流派。相比较那些五颜六色的颜料,纯粹的水墨画更显的那么“素”,那些被称作”文人“的知识精英形成了新的趣味,他们欣赏水墨渗透的黑白趣味,他们欣赏古代石碑的黑色拓片,他们喜欢收藏雪白的纸和漆黑的墨锭等等黑色的历史也就是成了一部文化的历史。
          黑色,玄之又玄,不可捉摸,不正象茫茫的宇宙间的色彩,与中国文化联系在一起体现出了一种宇宙观,黑色是北方,是北极,是中心,是宇宙的起源,是尊贵的身份。由此衍生出了“太极”的观念,在太极图中,阴是由黑色来表示的,阳是由白色来表示的。阴阳黑白互动,形成了宇宙万物,这正如老子所说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阴阳观念既可以大到最宏大的宇宙,也可以小到人的身体。活人需要调和阴阳,死后的灵魂也是如此,黑色成为生命轮回的关键因素,因此,我们会看到在中国古代的墓葬里的黑色被广泛的应用。
        世界上很多文化都是把黑色和死亡相连,而中国的死亡观念有自己的独特的地方:生与死可以相互转化。转化的途径就是同过黑白阴阳的转化。黑色的转化象征宇宙力量的转化,死亡才会在这个宇宙中被扭转,转化成来世的重生。
        黑是万物的基础之色。华夏千载,黑为水德,秦始皇崇黑却忘了水能载舟亦能覆舟,是以青之天穹绿水不离黑之根本。笔墨勾勒,黑为写意,纸的白只有墨的流连婉转才能衬托出人文的价值。
那些以黑为主基调色彩的纸币,线条分明,素雅清单,令人眼前为之一亮,恍然间,又多了那么一丝难以名状的神秘,足以给每一位同好留下深刻的记忆,在脑海中交织成那黑白的乐章。
     (仓促间,完成此篇,不周之处,望大师刀劈斧正,欢迎各位同好前来踩踏,唠叨一句闲话:依旧以未完待续结语。。。。。。。。。。。。。。)

黑天安门.jpg (43.09 KB, 下载次数: 1)

黑天安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1.jpg (61.43 KB, 下载次数: 0)

太极图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漆器1111.jpg (54.74 KB, 下载次数: 0)

漆器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蛋壳黑陶1111.jpg (31.36 KB, 下载次数: 0)

蛋壳黑陶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

水墨画111.jpg (114.61 KB, 下载次数: 0)

水墨画

图片点击可在新窗口打开查看∏书剑彯蕶∮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3281 s, 2 quer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