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个月没写文章了,懒的头上快长出草来了。不废话了,讲一段历史,说一张纸币,说说历史上昙花一现的“南摩鹿加共和国”(1950年4月—1950年12月)。
南摩鹿加在哪儿?在印度尼西亚。印尼原是荷兰殖民地,所谓的“千岛之国”历史上从没出现过统一的国家。这地方很乱,有2003年独立的东帝汶,也有正在闹独立“自由西巴布亚”、“自由亚齐”等等,当然还有“南摩鹿加共和国”。

摩鹿加(印尼语:maluku,英:Moluccas)也有很多译作“马鲁古”,是印尼东部的一个省,首府安汶岛,由150多个岛屿组成。该地区200多万人口中,穆斯林和基督徒大约各占一半。史书记载,7世纪的唐代,中国人最早来到这里,与摩鹿加人做香料生意。9世纪,阿拉伯人也发现了这块宝地,他们除了做生意,还传播伊斯兰教。1596年荷兰人登上摩鹿加群岛,开始了长达300多年的统治。荷兰人在那里建立了具有政府职能的“东印度公司”。1800年后,改称“荷印政府”。相似的信仰、习俗和被殖民的处境,使东印度群岛的原住民从未间断反抗荷兰的斗争。摩鹿加人信奉用武力来解决争端。1817年著名的抗荷英雄巴蒂穆拉(Pattimura)领导的起义失败,巴蒂穆拉本人被处以绞刑,他也成了摩鹿加万人敬仰的民族英雄。(就是印尼1000盾上手拿大砍刀的那位哥们)这期间,荷兰殖民者采取了分而治之的政策,使当地的穆斯林和基督教徒一直存在心理隔阂,为日后的宗教冲突埋下了祸根。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9 0:07:24编辑过]
20世纪初,印尼出现民族觉醒运动。1927年,苏加诺等组建印尼民族党,采取不合作政策,争取民族独立。1945年日本投降后,苏加诺立即宣布印度尼西亚共和国独立。荷兰人当然不死心,他们试图通过建立15个联邦区,成立“临时联邦政府”,来和新生的共和国分庭抗礼。荷兰人设置东印度尼西亚联邦时,将摩鹿加群岛并入该邦。1946年——1948年,荷兰人向印尼共和国发动了两次殖民战争,迫使印尼签订《圆桌会议协定》,成为联邦共和国,加入荷印联邦。摩鹿加群岛随后被并入印度尼西亚共和国,而非它理想的一个联邦区。南摩鹿加人因此拒绝加入印尼共和国。分裂的导火索就此点燃。
[此贴子已经被作者于2014-2-9 0:07:53编辑过]
此后分裂分子化整为零,采取游击战术,一直同政府军斗争了十多年。1962年,南摩鹿加共和国流亡政府在荷兰成立。分离运动在“南摩鹿加共和国—摩鹿加主权阵线”(Frout Kedaulatan Maluku)领导下进行。该组织的“奋斗”目标是要联合国及国际社会承认并恢复“南摩鹿加共和国”的“主权”。该组织在国外设立了不少代表机构,负责开展宣传、“外交”及联络工作,以争取“南摩鹿加共和国”尽早得到联合国及国际社会的支持和承认。 当然,暴力活动是少不了的。为了迫使荷兰政府向印尼施压,1977年5月23日早晨,9名配备有轻机枪及手榴弹的“自由南摩鹿加青年组织”成员,在荷兰劫持了一列载有94名乘客的通勤火车;同时另外4名摩鹿加恐怖分子也控制了一所学校,并挟持了105名师生作为人质,这一事件震惊世界。荷兰政府曾一度束手无策。在3个星期的谈判失败后,荷兰政府决定派BBE应急特种部队实施强攻。行动最终成功,6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余被活捉,人质全部获救。
此后苏哈托执政期间,南摩鹿加地区未发生大规模武装反政府事件。苏哈托下台后,摩鹿加分离分子趁机卷土重来。1999年1月19日,安汶市一名基督徒和一名穆斯林发生纠纷,导致双方教徒械斗,他们用自制武器***相互进攻,势力旗鼓相当。到了2000年5月,从苏门答腊、爪哇、苏拉威西等地来的圣战民兵加入战斗。三年里,冲突使得9000人丧生,86万人沦为难民,大量清真寺和基督教堂被毁。2004年4月25日,安汶市又出现骚乱,数十名分裂分子庆祝“南摩鹿加共和国”成立54周年,升起了南摩鹿加共和国“国旗”。这次骚乱造成40多人死亡,数百人受伤。
2008年4月24日,“南摩鹿加分离运动”领导人称,因缺乏经费与支持者,成立南摩鹿加共和国的梦想已成“白日梦”,只求南摩鹿加能成为第二个亚齐,即在印尼政府统治下,成为拥有高度自治权的地方政府。
“南摩鹿加共和国”独立事件也让荷兰和印尼两国杯葛极深,荷兰在2010年,也就是印尼独立60多年后,才正式承认印度尼西亚共和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