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
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炒邮网论坛是收藏者使用量最多覆盖面最广的免费中文论坛,也是国内知名的技术讨论站点,希望我们辛苦的努力可以为您带来很多方便
◎
炒邮网论坛
→
黑马园地
→
刍议“马票”的排队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浏览完整版]
标题:刍议“马票”的排队
1楼
cjiyou
发表于:2014/2/9 20:05:00
宝木观市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010-56355519
邮视界( 2014年2月1日 头版 )
今年“甲午马”邮票发行前,全国各地的大中城市邮局门口再度出现了长龙阵。应该说,生肖票发行日排队已经是近30年来新邮发售的一道独特风景线,但今年却格外火爆,一些地方甚至出现了连续数日冒着严寒昼夜不间断排队的景象,不得不说明生肖票的魅力实在太诱人了。这也引发了众人的议论,毕竟天寒地冻连续数天排队仅购买一套(一册)生肖票,让人感到不可思议。
有人说收藏者是世界上最执著的群体,他们会为了一件心仪的藏品而孜孜不倦地寻觅一辈子,乃至耗尽家财。他们将收集当成了一项毕生的嗜好乃至事业,一旦收获到缺品其喜悦之情溢于言表,成就感与满足感几乎成了人生价值体现的代名词。
说起生肖票排队,笔者也曾经历过。那是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中期,因为当时普通集藏者无法得到邮票预订证,为了保证首日实寄,大家都会在凌晨或邮票发行前夜去集邮公司排队购买。上海在1982─1985年发行生肖票时,都会借一个可以容纳数千人的场地售卖新发行的生肖票,届时发行场地聚集着几千人购买生肖票,场面绝对蔚为壮观。而在发行前的队伍中,同好们相互交流、彼此交友,也成为了别具一格的邮坛嘉年华。
近些年排队购买生肖票的总人数开始大幅下降,因为真正的集藏者早就获得了新邮预订资格,保证了首日实寄,所以不会为区区一枚生肖票而去冒寒漏夜排队。但仍然有不少人在排队,甚至是全家都出动,老少齐上阵。如此做法实在令人感动,但为了生肖票真要如此兴师动众?
这个问题在邮票发售后,答案就变得明确了!原来许多排队者并非为了集藏生肖票,而是将购买来的本册(含全张票、小版张、邮票等热门品种)高价转卖给了收购者。我们看一下“甲午马”全张票和小版张当天市场开盘价分别为280元和62元的价格,以及分别高达10.7倍和7.6倍的纯溢幅后,或许就能够理解早早来排队者的心愿。
笔者在此绝无贬低排队者的意思,相反却感到他们付出了劳动,获得报酬理所当然。问题是这种获利是建筑在新发行的生肖票(尤其是全张票和小版张)大幅高开的基础上,一旦生肖票没有了这种获利空间,排队还值得吗?
近年来收藏品排队现象屡见不鲜,紧俏邮票排队成了家常便饭,这其中不少人并不收藏,而是在购买后即就地高价转卖,数倍的获利差价令不少人乐此不疲。可以说,现在社会上已出现了为牟利而诞生的“排队专业户”,更有甚者则直接出钱雇佣钟点工排队,俨然成为了一个产业。
由此可见,收藏品出现排队是个好现象,说明供求关系处于紧俏的供不应求状态,市价也因此而上扬,参与者保值无忧,升值可期。但如果排队成了一个产业化的表现,那么长远看对收藏者绝对不是好事,因为当大多数排队者不再是收藏者时,极可能就会形成物极必反的效果:一种就是发行部门大幅度增量来缓解供需矛盾,但由于市场实际需求量并不大,结果就会导致如1993年和1998年新邮快速增量后的尴尬──市场低迷、新邮打折;另一种就是排队专业户逐渐成为垄断寡头,在发行初控制货源、推升价格,获得区间段内的暴利,而脱手后因无人承托,后期价格下滑乃至跳水的走势就会显现。无论如何,这两种结果的最终受害者,无疑都是集藏者,伤害的则是投资者和邮商赖以生存的邮币卡市场,而这也是任何收藏者最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共1 条记录, 每页显示 10 条, 页签:
[1]
Copyright ©2002 - 2010
炒邮网论坛
Powered By
Dvbbs
Version 8.0.0sp1
Processed in 0.12500 s, 2 queries.
[Full]
完整版
[Rss]
订阅
[Xml]
无图版
[Xhtml]
无图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