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套币中使用满版空心五角星水印的品种也就只有枣红背绿水印一角和背棕水印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一角,枣红使用苏联纸,后两者使用的是当时刚研制出来的国产空心五角星满版水印纸。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的所有冠号的纸有明显油性。其中137、138冠是背绿水印与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过渡冠,纸和墨估计和背水一样,通过实物进行比较很明显。
1960年版的枣红色1角印刷于1960年至1962年,于62年4月发行,1971年回收。改版后的62年版1角券的印制时为1963年至1969年,其中1963年至1965年底印刷的是背绿一角(后面一段时间用国产空心五角星水印纸,才有三版币王背绿水印的存在)系列,1966年4月到1969年印刷的是再次改版的背棕水印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一角。
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都是66-69年期间刷投放的。在1969年前全部印刷完毕并发行的纸币品种有:古布一元,古布车工二元,枣红一角,背绿一角(含水印品种)。凹版2角因为在八十年代初还有再版,所以不列入此行列。这些币(古一,古二,红一角,背绿)
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的时代背景比较特殊,它是唯一一个在文革开始时发行并在文革高潮中投放完毕的角币品种。并且在68年到69年印刷的部分冠号段的封皮上印有最高指示的标语,带有浓厚的文革色彩。该批冠号应为270、278、279、289、290、340、350、360、370的组合,具有特殊时代意义。
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来自帝王之家,带着高贵的王室血统,带着毛主席的最高指示。很多人还不认识,但提起背绿水印那可是家喻户晓,绿和棕是一个娘胎所生,同一模板所刻;都有星水印胎记;都是凹凸线条;绿66年初出生,发行了两年,到72年退出流通。棕66年底出生,发行三年左右,蹂躏到九十年代后期才退出流通
六十年代发行的角币,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共372个冠字,最大印制量约37.2亿枚;枣红及背绿无水印各约160个冠字号,最大印制量约各16亿枚;凸版二角涉及276个冠字,印制量27.6亿枚;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和背绿都是66年发行,市面上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多为66,67年印刷,在70年之前便开始停印,转印红三平,凹凸两角则在七十年代才开始停印
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138冠号虽然算不上珍币,但绝对算的上是三版中又一款魅力无穷的精品,应该是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中的战斗机,而“渡”字系列龙头三版珍币“渡水”及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中的战斗机“渡背”138冠号只是纸币大板块中“渡”字系列挖掘过程中的精彩开幕式而已,二版和三版角币券中的潜力品种将黑马奔腾,逐步登上历史大舞台。
137和138冠号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是背水(136冠号)和背绿(139冠号)的过渡币种,细看这种币种,纸张油性、墨色油润、凹凸版明显,有网友把137.138系列冠号单列出来管理,命名为"渡背",意为过渡时期的背棕水印纸币,137和138冠号红3凸票幅较一般第三套人民币红三凸偏大,笔者计量过大约大1.5MM。同背绿水印、背绿相同。
红三背棕一角暂时的冠号表
137
138 140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6
157
158 159 160 167 168 169 170 178 180
189
230 250 260 270 290 235 236 237 238
239
245 247 248 249 256 257 258 259 267
268
269 278 279 289 340 350 360 370 380
390
346 347 348 349 356 358 359 367 368
369
378 379 389 450 460 470 480 490 457
458
478 479 489 560 570 580 590 568 569
578 589 670 690 679
689 780
790
以上是组合,每个组合是6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