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1995—4社会发展共创未来(J),一套一枚,发行价0.20元,发行量5204.2 万枚,发行量是天量。
与许多已经在文交所挂牌上市的新邮和次新邮大涨暴跌的过山车行情不同,《共创》上市后的走势非常稳健:
任何收藏品都不会无缘无故上涨,也不会无缘无故下跌。以《共创未来》和2000年《龙》为代表的1992年至2001年早期编年邮票为何能够在熊市中强势崛起?答案是:由于大量通信消耗和六次大规模销毁致使社会存量枯竭。详情如下:
与现在不一样,1992年至2001年,由于我国民营快递公司,手机和互联网都还没有普及,老百姓通过邮局寄信寄包裹非常普遍,邮票信销量很大。老百姓只需花半价就可以买来邮票寄信寄包裹,乐此不疲。邮政部门尽管主观上极不情愿,但事实上确实搞了一项半价邮寄的惠民工程。1992至2001年的邮票大量用于邮政通信消耗,存世量大幅减少。
为了堵塞1992年至2001年的纪特邮票大量和大幅度打折用于邮政通信,造成我国邮政收入的巨额损失,国家邮政总局和各省市县邮政部门先后于1996年,2000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和2006年,前后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销毁范围全部为编年邮票,销毁的重点是1992——2001年的邮票,1992年以前的JT票不在销毁范围 。经过六次大销毁后,这一时期邮票的存世量更进一步减少。有关人士估算,1992年至2001年间发行的编年邮资票品,绝大部分已经消失,部分品种的存世量已经稀少。
近20年来被广大邮人唾弃的1992年——2001年的编年邮票是否值得珍惜和珍藏,时间一定会给出答案。从无人敢收集,个个如烫手山芋一样躲避,到如果一旦人们觉醒,那将会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
众所周知,文革票是天量发行,单套文革票比1992年至2001年的单套编年票发行量更大。文革票之所以涨幅惊人,就是因为大量通信消耗,存世量稀少。可见,消耗和销毁是邮票升值的根本途径。
附:我国六次大规模销毁邮票简介如下:
(二) 2000年邮票销毁:国家邮政局销毁不适用面值通信用邮票和超库存标准的1992-1999年纪特邮票,销毁了92-99年30亿面值的编年邮票(含票张片封)。
(三)2002年邮票销毁:1992-2001年邮票型张面值合计11亿。
(四)2003年邮票销毁:销毁采用的方式是化浆、焚烧、粉碎机粉碎、熔化等多种手段齐上,其中有关“港澳回归”题材的邮品作为销毁重点。销毁的总量将超过10亿元。
(五)2004年邮票销毁:国家邮政局销毁全国库存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工作,到9月26日全部结束。本次共销毁31个省(区、市)及中国集邮总公司、国家邮政局库存的纪特邮票32.21亿枚,面值金额达34.41亿元,销毁数量占全国1992年至2001年纪特邮票库存总量的94%。
(六)06年邮票销毁: 06年销毁以04年之前[含04年]库存邮封、片、折、册、卡书和少量04年应销毁未销毁的套票张、年册。
另外,国家邮政在市场回购有超过20亿面值的邮票型张等用于开发邮资票品备用,具体回购的时间不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