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ss & SiteMap
炒邮网论坛 http://bbs.cjiyou.net/
任何事物都有其两面性,具有中国特色的炒新之风,一方面严重败坏了邮票和集邮的真实性和纯洁性,另一方面又促使人们更多的思考什么是“真实邮票"和”集邮文化"? “新邮”若不能自觉走向“虚拟资本市场”,则很难掩盖其“邮票仿制品”的真实身份,必然沦为上世纪80年代已为人知的“花纸头邮票”。这种根本就不是邮票的印刷品,连一点邮味儿都没有,竟然还能披上“集邮文化”的外衣瞒天过海,官商勾结极尽圈钱洗钱之能事。问题是:股市炒作还有实体护盘托盘,新邮炒作大起大落却毫无实体支撑。“新邮”生产商哪有半点担当,“新邮”只顾炒作没有任何诚信可言。目前“邮政大腕”们已经利欲熏心完全扭曲,业内邮人明确指出: 邮政违法违约 面临诉讼风暴。此言 并非空穴来风 ! “新邮”的大量发行并非邮政业务的实际需要,好像天生就不用体现邮资属性。这种对邮资属性的漠视,背离了邮票和集邮的本质,形成了巨大的"非邮资邮票泡沫”现象,彻底颠覆了邮票和集邮的真实性。
但看今日邮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可以说在经历了疯狂的炒新,套牢,割肉的痛苦熬炼之后,一个新的景观开始出现:人们看到传统集邮异军突起,不少人正在走出“新邮泡沫”的泥潭沼泽,进一步看清大量“邮票仿制品”的本来面目,回归真实的邮政邮票和传统集邮,邮市复苏的曙光也将提前到来。不破不立、尽管文交所频频爆出令人失望的消息,但可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在中国邮政最终承认“新邮”不再具备邮资属性的关键时刻,调整好自己的发展方向!
回顾中国大陆集邮文化和邮市发展的艰难历程,虽然也曾有过辉煌的篇章,但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的二十多年来,几乎都是在风风雨雨浑浑噩噩中渡过,而中国邮政更是一切向钱看,权力寻租和腐败渎职没人敢管。今天的文交所台面上扯起“十八大文化发展大旗”,台面下依旧“圈钱洗钱暗流奔涌”。殊不知,这一切卑劣行径再无法躲避信息平台的众多耳目,已被有良知的社会公众逮个正着!平时似羊羔孱弱的广大邮人,也不得不呼吁高高在上的中国邮政官员:遵守党纪国法,